- 點擊數: 218
綠化新建案、舊市區都更緩慢 學者憂加劇「溫度不正義」
今年6-8月是有紀錄以來最熱的夏季,聯合國秘書長警告「氣候崩潰」(Climate breakdown)來臨。在極端高溫下,也浮現出人們暴露於不公平的熱危害問題。成大BCLab昨(11)舉行台美淨零公正轉型工作坊,
今年6-8月是有紀錄以來最熱的夏季,聯合國秘書長警告「氣候崩潰」(Climate breakdown)來臨。在極端高溫下,也浮現出人們暴露於不公平的熱危害問題。成大BCLab昨(11)舉行台美淨零公正轉型工作坊,
出國前,你是否也常為了要打包哪些衣服和行李而傷透腦筋呢?現在你或許有機會兩手空空、不帶任何衣物,就可以直接前往目的地旅遊,是怎麼做到的?利用日航推出的服飾租用服務「Any Wear, Anywhere」
氣候變遷下全球暖化加劇,近年夏季不斷創新高溫紀錄,伴隨著更加頻繁的野火肆虐,危及環境與人類生命安全。能否及時偵測與撲滅野火成為重要課題
減少溫室氣體的責任很大,科學家在自然界找到「超迷你幫手」了!最新研究發現一種特殊的甲烷氧化菌,能更有效地分解甲烷,而甲烷是僅次於二氧化碳的第二大溫室氣體。研究人員對這種細菌
2023年夏季是難忘的一年,高溫、熱浪、野火、暴風雨接連襲向全球。世界氣象組織(WMO)9月最新數據,確認6-8月是有紀錄以來最熱的夏季。8月高溫緊追7月之後,寫下第二熱的月份紀錄
首度召開的非洲氣候峰會(African Climate Summit)6日在肯亞落幕。會議不僅凝聚非洲國家共識,在年底的聯合國氣候大會上爭取權益,更希望外界看到非洲成為再生能源強國、發展碳市場的機會。
海洋委員會6~7日舉辦APEC企業/私人部門參與海洋環境永續性圓桌會議,聚焦主題之一為藍碳經濟發展現況與挑戰。國內學者指出,台灣海洋碳匯初估每年約35萬公噸二氧化碳當量,
環境部昨(6)日公布升格後首任環評委員名單,21名環委中,包含14名民間專家學者。而睽違一個多月後,環境部首場環評會議也將於下週四召開。民間認為,環委專業有侷限
永豐餘投控昨(5日)宣布攜手旗下中華紙漿、永豐餘工業用紙、永豐餘消費品實業,成為全球首家加入RE100倡議的造紙業者。目標2030年達成60%使用再生能源,2035年達成80%、2040年達成100%。
環境也有「DNA」?eDNA 的發展不僅降低生態普查所需的時間及人力成本,也讓公民科學得以推廣,在生態系統受到人為氣候變遷衝擊的今天,eDNA成為生態保育的一大助力。
為了達到2050淨零碳排目標,歐盟在今年3月通過了2035年禁售燃油車的法令。這項法令看似為淨零目標帶來一大躍進,但德國在立法過程要求必須保留使用e-fuels車輛的豁免權,引發不少爭議。
你聽過「痛風馬拉松」嗎?近年有路跑賽事以龍蝦等「痛風補給」吸引跑者參賽,不過大量的食材運輸、烹調,也產生更多資源消耗。台灣路跑界近年以環境永續為號召,推廣低碳路跑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