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點擊數: 287
《氣候法》缺中長期目標 環團:勿將減碳負擔轉嫁下一代
聯合國示警,氣候炸彈正在倒數計時。環境部昨(13)日召開「氣候變遷因應法施行細則」(簡稱施行細則)研商會,環團在會中呼籲,應在施行細則授權環境部,訂出2031~2050年間每10年的「碳預算」,勿將減量負擔轉嫁未來世代。氣候變遷署副署長黃偉鳴則表示,中長期管制目標和母法有出入,是否納入施行細則還要研議。
聯合國示警,氣候炸彈正在倒數計時。環境部昨(13)日召開「氣候變遷因應法施行細則」(簡稱施行細則)研商會,環團在會中呼籲,應在施行細則授權環境部,訂出2031~2050年間每10年的「碳預算」,勿將減量負擔轉嫁未來世代。氣候變遷署副署長黃偉鳴則表示,中長期管制目標和母法有出入,是否納入施行細則還要研議。
環境部於10日針對彰化外海「彰化崴立離岸風力發電場興建計畫」舉行第一次環評初審。彰化縣政府、海保署及多名環委對開發案充滿意見,指出本案對生態環境影響的調查資料不足,更直言開發單位遞交資料時,應參考其他已通過環評的離岸風場計劃,最終決議相關開發案須補正再審。
聖誕節採購旺季即將來臨,海運卻出了狀況。巴拿馬運河管理局(ACP)近日宣布,10月降雨量創下70年來新低紀錄,調節水位高低的湖水不足,每日航運量11月3日起調降至25艘。
預期乾旱短期內不會緩解,明年2月可能降至18艘,比起正常航運量,少了近一半。美東與亞洲間的貨物、液化天然氣、農產運輸都可能受到影響。
循環杯政策上路超過10個月,綠色和平昨(7日)以環境部估計台灣年耗40億個一次性飲料杯推估,如全國皆使用循環杯,每年可減少24萬輛機車排碳及255座奧運泳池耗水。此外,綠色和平也呼籲環境部,除了連鎖超商及速食店,也應將電影院、連鎖餐飲、賽事場館納入循環杯規範對象。
碳紅利是指把徵收到的「氣候收入」依比例歸還給民眾,或獎勵減碳有成的企業或家庭。一方面可以補償生活中氣候變遷帶來的環境負面影響,一方面可以避免民眾受到成本轉嫁的間接剝奪。
氣候變遷將影響下一代的生存權益,為了對抗氣候變遷,學校教育也不能缺席。在北愛爾蘭的教學現場,學生分享他們在氣候變遷課程習得的知識。與此同時,許多歐美國家亦陸續將氣候變遷
想像一下,你走在歷史悠久的米蘭市中心,周圍沒有汽車的喧囂和廢氣,這並非遙不可及的夢想,而是米蘭市政府正努力實現的願景。義大利米蘭提出一項大膽的計畫,預計2024年在市中心打造「無車區」,
近年全球氣溫屢創新高,對於暖化的影響,戶外運動者更有感。4日,國際環境組織350.org在台北101前舉辦「2023 POWER UP回到未來大遊行」,聚集上百位戶外運動人士、運動品牌和環保團體,呼籲政府
台灣2050淨零轉型計畫中,地熱能被列為前瞻能源之一。行政院能源及減碳辦公室於1日舉辦「地熱前瞻發展趨勢研討會」,國發會主委龔明鑫表示,預估明年將挹注20億元以上經費投入地熱項目
中東地區的緊張局勢加劇,不僅威脅當地的和平與穩定,對於全球的氣候行動也帶來挑戰。專家擔心隨著油氣價格飆升,各國把焦點轉向能源安全,把節能減碳擱置一旁,2023年11月下旬
全台已有12個縣市政府宣布2050淨零排放目標,由多個民間團體組成的「能源轉型推動聯盟」昨(11日)第三次發布給地方政府的政策建議書。繼2015、2018和2022年,建議書主題從節能治理
氣候變遷的危機迫在眉睫,全球能源轉型正進入關鍵時刻。國際能源署(IEA)在上週表示,化石燃料的需求將在2030年前達到高峰,而2030年再生能源佔全球電力結構的比重將增至接近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