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點擊數: 111
全球逾20億人住在氣候風險紅區,氣候融資脆弱指數CliF-VI是什麼?
氣候災難一再重創全球經濟,本就財務困窘的國家更是深受其害。然而,傳統風險評估模型難以呈現各國面對氣候衝擊的真實處境。為此,美國哥倫比亞氣候學院推出「氣候融資脆弱指數」(CliF-VI),將債務、儲備、治理能力等列入評估,更貼近國家因應氣候風險的真實能力。根據這份指數,全球有超過20億人居住在氣候「紅區」,其中有許多非洲國家的高風險多因債台高築,賽普勒斯及烏克蘭則因地震與戰爭名列其中。
閱讀全文
- 點擊數: 136
三張圖看重啟核三公投結果:430萬同意票分布在哪?為什麼沒過門檻?
第21案公投在23日的全國性公民投票中,以430萬同意票大於150萬不同意票數,但沒有通過投票權人數1/4的門檻(須500多萬張同意票),結果為不通過。
- 點擊數: 114
極端高溫、暴雨、洪水 氣候變遷正讓戶外音樂節變調
近幾年台灣的音樂活動蓬勃發展,戶外音樂祭遍地開花,吸引許多樂迷一同參與。與此同時,極端天氣事件也來參一腳,2024年原訂在台南舉行的浪人祭因颱風侵襲而部分取消
- 點擊數: 204
手持電風扇——從溫網討論度最高的配件 到快科技的環境代價
今年溫布頓網球錦標賽,英國正值熱浪來襲,開幕日32.2℃高溫,創下溫網有史以來新高紀錄。觀眾席上的凱特布蘭琪(Cate Blanchett)等名人手裡握著小電風扇,被鏡頭捕捉下來,成為話題主角。但當夏季過去,明年凱特布蘭琪還會拿著同一支手持電風扇出現在螢光幕上嗎
- 點擊數: 108
30°C以上工傷事故風險增5% 看歐洲各國如何保護高溫下的勞工
烈日高懸,盛夏的酷暑籠罩、氣溫不斷上升。根據歐盟氣候監測機構「哥白尼氣候變遷服務」(Copernicus Climate Change Service, C3S)的數據,今(2025)年是全球有紀錄以來第三炎熱的6月,西歐地區更出現了有史以來最高的月均溫
- 點擊數: 115
氣候暖化助長蟲蟲危機 匈牙利修道院10萬冊古籍慘遭蟲害
今年夏天,匈牙利西部一座千年修道院面臨前所未有的蟲害。暖化導致溫濕度升高,蠹蟲大舉入侵,啃咬館內珍藏的上萬冊典籍。為徹底清除蟲害,圖書館6月起暫停開放,預計至少需要七個月才能修復。
- 點擊數: 85
「行人優先計畫 」步行空間加倍 漫步花都更愜意
巴黎市府有計畫的擴大步行專用區、拓寬人行道、城市綠化、加強行人引導標示與調整交通號誌時間等,打造輕鬆宜人的用路人空間。同時也增加用車族的難度,如縮小車道、減少停車格、限制汽機車入城等,打造人本城市。
- 點擊數: 86
綠建築再進化:LEED V5不只減碳,更納入友善鳥類的生態設計
減碳之餘,建築該如何兼顧生態?LEED綠建築最新版(LEED V5)於今年4月更新上路,這次改版聚焦在減碳、生活品質與生態。位於美國內布拉斯加州(Nebraska)的建築顧問公司Branch Pattern成為美國首個通過LEED V5 O+M白金級認證的建築,除了透過加裝光電模組,還增設了防窗殺的措施, 是什麼原因影響了綠建築的變革?
- 點擊數: 69
熱浪奪命、電費狂飆 智庫解析:太陽能如何助歐洲電網通過壓力測試
- 點擊數: 69
低「碳」蛋白質的好選擇 漁業整體去碳化為何仍是問題?
漁業和水產養殖相較陸上畜牧而言,是更低碳的蛋白質獲取方式,近年需求量也持續上升,不過考量到法規緩慢且未強制轉型,其碳排放仍不可忽視,台灣漁業又該如何跟進?
- 點擊數: 97
白天太熱,改晚上捕魚就好了嗎? 高溫下的農漁困境與性別平等危機
氣候變遷造成的極端高溫,正威脅著那些需在大太陽底下工作的勞動者,其中又以農漁畜業受到的影響尤劇,而在此之中,還進一步隱藏著讓女性受到更嚴重影響的「非性別中立氣候危機」…
- 點擊數: 105
榴槤、沙漠甲蟲、幽靈魚啟發靈感 仿生大自然的建築藍圖
仿生建築是透過模仿自然界中動植物、昆蟲等構造,打造的創新、永續建築方案。早在約30年前的辛巴威東門中心,就受白蟻丘和仙人掌啟發,仿造白蟻丘的通風設計,讓熱空氣從煙囪排出,冷空氣從建築底部流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