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點擊數: 268
學者率挺四接團體發聲 籲誠實以對北東電力缺口
基隆協和電廠「以油換氣」(四接)開發案正在環保署進行二階環評,反對團體不滿填海造陸毀生態,一度衝場環評會議,基隆市府也表態希望先暫停審查。
基隆協和電廠「以油換氣」(四接)開發案正在環保署進行二階環評,反對團體不滿填海造陸毀生態,一度衝場環評會議,基隆市府也表態希望先暫停審查。
2024年大選,各政黨陸續敲定立委提名人選,12個環保團體今(27日)召開聯合記者會指出,環境保護為全球普世價值,各政黨不分區安全名單應至少有一席環境保護專業的委員。
開發中國家排放較少二氧化碳,但在極端氣候侵襲下,卻要承擔嚴重災害與債務。「新全球金融公約峰會」(Summit for a New Global Financing Pact)22~23日在法國巴黎舉行,全球40多國領袖齊聚,
全球近2/3的海洋是公海,因不隸屬任何國家,常受到不當開發與利用。歷經近20年的談判,聯合國(UN)19日終於通過全球第一個保護公海的國際協定。
我國三座核電廠陸續除役,核廢料最終處置如何能以「永久貯存」落地,促成世代與核設施共存的文化,公眾溝通是一大課題。專家學者提出,建議比照《奧爾胡斯公約》國際公約,
經濟部能源局上周(21日)公布《全國電力資源供需報告》,統計去(2022)年全年用電量約2794.5億度,用電量較前一年(2021年)下降1.3%。去年全國發電總裝置容量約6194.4萬瓩,
新竹渢汎、渢成、苗栗渢利離岸風場由哥本哈根基礎建設基金(CIP)投資,環保署今(20日)召開三案的環評第三次聯席初審,專案小組決議補件再審。/p>
氣候危機迫在眉睫,綠色和平今(19日)公布氣候危機對「鹿港老街」、「大甲媽祖遶境」、「阿里山鄒族部落」、「台南北門」四處文化地景的衝擊報告。以鹿港小鎮為例,
為減緩氣候變遷,全球減少使用化石燃料,開發低碳能源,海草或海藻有望取代玉米,成為新一波生質燃料的來源。美國海岸線長,大力推展海藻養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