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點擊數: 658
古蹟裝太陽能板有多難? 龐貝城裝「隱形」光電板會犧牲美感嗎
為了因應氣候危機,歐洲各地的古蹟開始裝上太陽能板,引發了文物保存和氣候行動之間的衝突。義大利著名的龐貝古城裝上了「隱形太陽能板」(invisible solar panels),將太陽能板融入在古城之中,試圖找到新與舊共存的可能
為了因應氣候危機,歐洲各地的古蹟開始裝上太陽能板,引發了文物保存和氣候行動之間的衝突。義大利著名的龐貝古城裝上了「隱形太陽能板」(invisible solar panels),將太陽能板融入在古城之中,試圖找到新與舊共存的可能
歐洲將人民置於能源轉型的中心,從中央到地方政府,莫不著力於設計友善的標案制度,好讓在地社區主導能源轉型。歐洲的經驗,值得台灣推動低碳社區、能源轉型、社區創生的相關機關參考。
台灣綠黨與泛歐綠黨訪台團昨(28日)於立法院舉行座談會,交流國安、經濟與環境議題。代表團成員、歐洲議會副議長郝塔拉(Heidi Hautala)指出,歐盟透過制定氣候法律、實施碳定價及CBAM(碳邊境調整機制)等
2023年極端天氣事件頻發,熱浪、暴雨、野火、洪災接二連三。2024年初,強烈寒流又為北半球國家帶來零下30°C的恐怖低溫。根據美國心理學會的民調,近一半的美國人認為氣候變遷已經損害國家的心理健康。
隨著氣候變遷加劇,各地的水旱災等極端氣候變得更頻繁、強度更高,而冬季溫度上升、水氣減少等原因導致降雪減少,也讓另外一種災害的頻率悄悄上升,那就是「雪旱」。「雪旱」顧名思義就是降雪量不足造成的災害,
面對氣候變遷的衝擊,遊戲產業正成為推動環保的新勢力。遊戲開發商發揮創意和科技,把環境議題融入遊戲中,可望教育並激勵全球的玩家採取行動。湛藍海水與細白沙灘交錯的景緻間,許多小海龜正奮力爬向大海
國際研究趨勢中,不同淨零排放情境的版本都越來越少依賴碳捕捉。碳捕捉技術已經被許多團體、學者稱為氣候危機的「虛假解方」,但多數油氣公司仍用力遊說、大力投資,認為碳捕捉技術可以幫助
氣候變遷帶來的極端氣候災害,為基礎設施維護帶來不少挑戰,鐵路系統即是其中之一。在歐洲,高溫、洪水、強風不僅影響火車行駛,也對大眾交通安全帶來隱憂。氣候變遷是如何影響歐洲鐵路業
近年生成式AI掀起熱潮,從使用者眾多的ChatGPT,再到近期發表的影片生成模型Sora,許多大型軟體企業爭相採用AI驅動服務,伴隨而來的是快速增長的AI密集用水、用電需求,這些需要大量運算的人
在家中、各種減塑活動、二手物交換、資源回收等環境行動現場,常可見到女性的身影。不過,美國近年有一群關心環境的「氣候爸爸」(climate dads)正在迅速崛起。氣候爸爸就如歷史悠久的
澳洲雪梨的街道、 公園種有不少懸鈴木,春天來臨時長出新葉,林蔭抵抗了都市叢林的酷暑,然而對一些市民而言,新葉飄散出的毛狀體(trichomes)傳播到空氣中,卻是令人不舒服的過敏源。
再生能源發展已成為世界趨勢,其中海洋能因預測性高與成本下降,近幾年受到不少國家關注。英國的地理位置具有潮汐發電的潛力,也有業者大力投入潮汐能開發,但也引來對海洋生態破壞的擔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