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點擊數: 263
綠色產業、AI、資料中心都需要它 2024年銅依舊是「新石油」
2015年聯合國通過《巴黎協定》,要減少化石燃料,控制暖化。全球力推電動車、綠能,意外卻帶動銅價高漲。高盛2021年發表「銅是新石油」報告,提醒大眾注意這一趨勢與供需失衡的問題。3年過後,AI浪潮崛起,資
2015年聯合國通過《巴黎協定》,要減少化石燃料,控制暖化。全球力推電動車、綠能,意外卻帶動銅價高漲。高盛2021年發表「銅是新石油」報告,提醒大眾注意這一趨勢與供需失衡的問題。3年過後,AI浪潮崛起,資
奧運期間,巴黎預計迎來約1500萬的遊客。對此,巴黎市政府與奧委會極力強化大眾運輸交通服務、限制汽車通行。與此同時,層層疊疊的規範、漲雙倍的大眾運輸票價以及交通不便利,也引起市民抱怨。
立法院昨(16)日三讀通過《電業法》修正草案,要求經濟部電價審議會組成必須要有一半以上民間代表,以透明公開原則審議。通過的版本並非原先「立院決定電價」的爭議版本,民間團體認為,此版本可以確保
經濟部昨(15)日公布最新電力供需報告,2023年全國用電量共2765億度,較前一年微幅下降。而因應AI產業新需求,報告以10年為期,預估至2033年全國用電平均年成長2.8%,相較去年的數字2.03%明顯上修。學者分析,面對成長
隨著氣候變遷惡化,融化的高山冰川、消失的北極海冰、被野火燒掉的森林,以及海水淹沒的太平洋小島越來越多,一些過去被譽為獨特美景的自然景致日漸消失,人們想趁景觀還在時親眼見識的的想法
高溫熱死人,全球的氣象局頻頻發出警戒,提醒民眾多加留意。但是,不分年紀大小、性別,僅靠一張高溫地圖足夠嗎?歐洲研究單位6月推出公開平台。這是歐洲首款能針對不同性別、年齡族群提供高溫死亡
更暖的氣候,更多的旱災、霜凍、暴風,與不可預測的天氣,氣候變遷不可避免地影響全球農業生產的模式、產量、品質,也改變了食物在我們記憶中的風味。氣候變遷為飲食與餐桌帶來了怎樣的挑戰
全球暖化正在加速登革熱蔓延,不僅熱帶、亞熱帶病例數創新高,甚至溫帶地區也出現病例。登革熱不再只是熱帶地區的問題,逐漸成了另一個全球挑戰,各國應加強監測和預防措施,共同應對氣候變遷下日漸升溫的
科學界已經指出細懸浮微粒(PM2.5)對人體健康的危害,但對超細懸浮微粒(ultra-fine particles, UFP)的研究還是很少。這種比PM2.5更細的粒子更容易侵入人體,世界衛生組織(WHO)早在15年前就提出警告,但至今仍未有UFP濃度的安全標
3D列印和AI建築師正改變建築業的面貌,帶來高效、低成本和永續的建築解決方案。這些技術讓建築工地變得安靜有序,減少了噪音和建築垃圾,實現更智慧、更綠色的居住環境。想像一下,你走在郊區的街道上,眼
小米耐旱且抗病蟲害,是原住民過去的主要糧食,也是傳統文化的維繫;面對氣候變遷,維持種子多樣性,才可避免糧荒。位於台東縣金峰鄉的新興國小,有幾片小小的小米種植地,讓原民學生了解祖先和族人耕種過
6月中旬,波士頓市民將迎來有史以來第一位「氣候長」(chief climate officer)。繼設立「綠色新政總監」後,波士頓市長吳弭(Michelle Wu)拍板了另一個全新的環境公職——氣候長。不僅彰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