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點擊數: 556
天然氣Bye了 歐洲議會通過法案逐步轉型到氫網
綠電發展成熟,但重工業與交通的低碳轉型無法只靠綠電,還需要氫能。歐洲議會11日通過新法,確定歐盟天然氣市場與基礎設施將逐步轉型到氫氣,為工業的低碳轉型建構氫能市場與輸氫網路(氫網)。法案尚須歐
綠電發展成熟,但重工業與交通的低碳轉型無法只靠綠電,還需要氫能。歐洲議會11日通過新法,確定歐盟天然氣市場與基礎設施將逐步轉型到氫氣,為工業的低碳轉型建構氫能市場與輸氫網路(氫網)。法案尚須歐
隨著數位化、智慧化及電氣化趨勢蓬勃發展,未來三年全球用電需求將持續上升,各國持續部署的低碳能源預計可滿足新增的電力需求,發電碳排量將呈結構性下降,但低碳排能源仍面臨供電不穩定的隱憂。
氣候變遷下,極端氣候影響加劇,許多地區開始著重於「減緩」(mitigation)與「調適」(adaptation)。然而,有些為了強化地區韌性的基礎設施方案,非但沒有減緩災害影響的作用,反而因為急就章、設計草率或錯誤,而造成
英國政府去年底承諾,將在2027年前推出英國版碳邊境調整機制(UK CBAM),以避免碳洩漏風險。這項重大宣告將導致不少進口商面臨與國內生產商相當的碳價。英國版CBAM收取的費用將取決於進口商品生產過程中的碳排放
上(3)月底《聯合報》報導台電所屬火力電廠近年「超額排碳」,且台電持有的碳權數量吃緊,恐怕將「無碳權可抵」。不過,我國並未如歐盟等國家施行總量管制,所有排放源理應都不會被限制排放總量,為何唯
為了因應氣候危機,歐洲各地的古蹟開始裝上太陽能板,引發了文物保存和氣候行動之間的衝突。義大利著名的龐貝古城裝上了「隱形太陽能板」(invisible solar panels),將太陽能板融入在古城之中,試圖找到新與舊共存的可能
歐洲將人民置於能源轉型的中心,從中央到地方政府,莫不著力於設計友善的標案制度,好讓在地社區主導能源轉型。歐洲的經驗,值得台灣推動低碳社區、能源轉型、社區創生的相關機關參考。
台灣綠黨與泛歐綠黨訪台團昨(28日)於立法院舉行座談會,交流國安、經濟與環境議題。代表團成員、歐洲議會副議長郝塔拉(Heidi Hautala)指出,歐盟透過制定氣候法律、實施碳定價及CBAM(碳邊境調整機制)等
2023年極端天氣事件頻發,熱浪、暴雨、野火、洪災接二連三。2024年初,強烈寒流又為北半球國家帶來零下30°C的恐怖低溫。根據美國心理學會的民調,近一半的美國人認為氣候變遷已經損害國家的心理健康。
隨著氣候變遷加劇,各地的水旱災等極端氣候變得更頻繁、強度更高,而冬季溫度上升、水氣減少等原因導致降雪減少,也讓另外一種災害的頻率悄悄上升,那就是「雪旱」。「雪旱」顧名思義就是降雪量不足造成的災害,
面對氣候變遷的衝擊,遊戲產業正成為推動環保的新勢力。遊戲開發商發揮創意和科技,把環境議題融入遊戲中,可望教育並激勵全球的玩家採取行動。湛藍海水與細白沙灘交錯的景緻間,許多小海龜正奮力爬向大海
國際研究趨勢中,不同淨零排放情境的版本都越來越少依賴碳捕捉。碳捕捉技術已經被許多團體、學者稱為氣候危機的「虛假解方」,但多數油氣公司仍用力遊說、大力投資,認為碳捕捉技術可以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