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點擊數: 703
再生能源的後浪:海洋能有幾種? 四面環海的台灣具備多少潛力?
不是只有陽光和風力能夠發電,看似平靜的海洋也滿載著能量。學者認為,台灣是海洋國家,四面環海「如擁金山」。近年頗受國際重視、列為我國前瞻能源之一的海洋能是什麼?如何透過海洋發電?台灣適合哪一種
不是只有陽光和風力能夠發電,看似平靜的海洋也滿載著能量。學者認為,台灣是海洋國家,四面環海「如擁金山」。近年頗受國際重視、列為我國前瞻能源之一的海洋能是什麼?如何透過海洋發電?台灣適合哪一種
建築物的生命週期當中,有一部分被稱為「隱含碳」,也就是設計規劃與營建階段產生的排放,非常難以計算與消滅。世界綠建築協會估計,光是隱含碳就佔了全球年度能源相關排放量的11%。美國綠建築協會(USGBC)與
由於建築面積及空間冷卻需求增長,建築產業每年增加約1%的能源使用量,2022年建築營運過程所需的能源佔了三成的最終能源需求,主要用於供暖及製冷上,若包含建材生產所耗費的能源,會再增加4%的能源需求。
泰國的旅遊勝地清邁,已然成為全球空氣污染最嚴重的城市之一。濃度超標的PM2.5不僅引發居民氣喘、過敏、呼吸困難等諸多症狀,也讓遊客人數銳減,訂房率顯著下降。每年4月的潑水節(宋干節),各地會輪流舉行
常用做冷媒的氫氟碳化物(HFCs)易導致全球暖化,歐盟正加速淘汰,但隨著管制加嚴,售價跟著上升,不法份子嗅到商機。英國環保組織「環境調查署」(EIA)4月公布調查結果,犯罪份子為高利潤鋌而走險,將大批
去年聯合國氣候大會(COP28)上,美國綠建築協會提出了一份彙集美國商業地產營運及建築減排現況的報告,指出高樓層的都市商業大樓可望成為建築部門的脫碳新星,助美國加速達成《巴黎協定》目標。根據聯合國統計
自願性碳市場正面臨信譽和品質的挑戰,為了重建信任,國際機構正加強合作,推動通用標準。企業會優先考慮以自然為本或新型的碳移除技術,並重視碳抵換額度的綜合環境效益。有人認為,自願性碳市場面臨萎縮
綠電發展成熟,但重工業與交通的低碳轉型無法只靠綠電,還需要氫能。歐洲議會11日通過新法,確定歐盟天然氣市場與基礎設施將逐步轉型到氫氣,為工業的低碳轉型建構氫能市場與輸氫網路(氫網)。法案尚須歐
隨著數位化、智慧化及電氣化趨勢蓬勃發展,未來三年全球用電需求將持續上升,各國持續部署的低碳能源預計可滿足新增的電力需求,發電碳排量將呈結構性下降,但低碳排能源仍面臨供電不穩定的隱憂。
氣候變遷下,極端氣候影響加劇,許多地區開始著重於「減緩」(mitigation)與「調適」(adaptation)。然而,有些為了強化地區韌性的基礎設施方案,非但沒有減緩災害影響的作用,反而因為急就章、設計草率或錯誤,而造成
英國政府去年底承諾,將在2027年前推出英國版碳邊境調整機制(UK CBAM),以避免碳洩漏風險。這項重大宣告將導致不少進口商面臨與國內生產商相當的碳價。英國版CBAM收取的費用將取決於進口商品生產過程中的碳排放
上(3)月底《聯合報》報導台電所屬火力電廠近年「超額排碳」,且台電持有的碳權數量吃緊,恐怕將「無碳權可抵」。不過,我國並未如歐盟等國家施行總量管制,所有排放源理應都不會被限制排放總量,為何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