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點擊數: 74
新年剛開始 歐洲多地出現破高溫紀錄 滑雪季無雪可滑
2023年才剛開始,歐洲便出現了異常溫暖的天氣。從東歐到西歐,至少8個國家經歷破紀錄的1月高溫,甚至比位處亞熱帶的台灣同時間溫度還要高。隨之而來的冬天缺雪、多地滑雪場關閉,直接衝擊觀光業者,甚至影響今年在瑞士舉辦的高山...
2023年才剛開始,歐洲便出現了異常溫暖的天氣。從東歐到西歐,至少8個國家經歷破紀錄的1月高溫,甚至比位處亞熱帶的台灣同時間溫度還要高。隨之而來的冬天缺雪、多地滑雪場關閉,直接衝擊觀光業者,甚至影響今年在瑞士舉辦的高山...
立法院今(10日)三讀通過《溫室氣體減量及管理法》修正為《氣候變遷因應法》,時隔8年大幅修法,明定我國應在2050年達成溫室氣體淨零排放,成為未來氣候治理主要法源。在此之前,草案經過委員會逐條審查以及四度黨團協商...
堪稱40年來最大冰風暴在聖誕節期間襲擊美加。加拿大魁北克到美國南部的德州超過2300公里的範圍受到影響,數十人死亡,百萬戶面臨電力中斷,美國多個州宣布進入緊急狀態。位在五大湖旁的水牛城受大湖效應(lake effect)影響...
能源價格的咄咄逼人,迫使各國搬出「提升能源效率」這項荒廢許久的工具,使能效投資迎來一波高潮。但IEA提醒,往後每年仍須投入1.5兆美元,讓能源密集度持續改善逾4%,才可能達到2050年淨零目標。...
編按:2022年發生了許多大事,俄烏戰爭與能源轉型影響深遠,世紀洪災和氣候賠償警醒世人⋯⋯同時也有一些令人深刻感受到變化的,那些發生在日常生活的「小」新聞。回顧年度大事的同時,也不忘看看這一年裡你我的日常,在自然環境...
編按:一年又到了尾聲,2022年疫情帶來的影響正在慢慢恢復,卻又發生俄烏戰爭影響世界,在這動蕩與復原的一年裡,我們的環境又發生了哪些變化?人們又如何回應?從台灣到世界,最後再聚焦地方,環境資訊中心彙整2022年十大環境新聞,回顧過去,迎接嶄新的2023年...
工業部門占臺灣排碳量過半,又高度鑲嵌於全球價值鏈。而當世界各國皆傾力打造低碳產業,並輪番築起綠色貿易高牆時,台灣如何加快產業轉型及工業去碳化的速度,亟需決策者趕緊補上政策缺口。歷屆聯合國氣候會議,經常對工業部門去碳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