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近期高溫不斷,再次掀起是否應將高溫納入法定的「災害」類別討論。我國目前還沒有高溫災害的定義,相關主管機關分散在多個部會,學者出面呼籲修訂《災害防救法》,認為防災應該整體規劃。而勞動部修訂《職安法》在8月上路,工人作家林立青表示,戶外工地型態多樣,與其裝設「移動式冷氣」,不如配備冰箱。
學者籲修訂災防法 思考「全災害」概念
全球高溫熱浪頻發,台灣也炎熱如烤箱。天氣風險公司經理李知航指出,台北2020年大於36℃的高溫日數,多達60天,推估到2050年,各地均溫都會不斷上升,台北一年會有穩定20天超過36℃高溫。而過去30年來,統計台北、台中、台南的年均溫已提高約1.5℃。
民間對於熱危害的討論越發熱烈,我國法規卻未將高溫列為災害。台灣災防協會昨(21)日舉辦記者會,銘傳大學建築系教授王价巨指出,若比較地震災害與高溫災害的威脅,普遍大眾可能會覺得震災造成的死傷比較多,但事實上,在全球高溫熱浪導致死亡的人數比地震還多,「高溫傷害就是溫水煮青蛙。」
王价巨呼籲,高溫有長期健康風險,已是國安層級問題,應修災防法納入「全災害」的概念,跨部會處理。
而防災議題也需要整體規劃,王价巨指出,現行《災害防救法》把不同災害主管機關切開,如寒害只歸農業部主管,但人類也會受寒流影響,防災作為就會受到限制。若未來要將高溫列為災害,恐怕也會陷入同樣的部會框架問題。
工地經驗:添購移動式冷氣,不如配備小冰箱
為了防範熱傷害,勞動部修訂《職安法》在8月正式上路,要求雇主在作業場所提供遮陽、降低溫設備,如移動式冷氣、噴霧式灑水設備及電風扇。工人作家林立青在記者會上現身說法,分享第一線戶外工作者如何降溫。
林立青說,戶外工地型態多樣,與其裝設「移動式冷氣」,不如配備冰箱。
林立青解釋,冷氣的降溫範圍有限,冰箱除了可以冰飲品,也可生產冰塊、冰水等,再裝進水冷衣等個人降溫裝備替換。現在小型移動冰箱已普及,呼籲政府加強推廣在工地設置冰箱。
李知航以勞動部的熱傷害指數換算統計,一年之中,台北、台南有30%的天數達到「格外注意」的第二級。而今年的高溫情況也很嚴重,光是6月下旬到7月上旬的太平洋高壓影響,已有連續數天達到熱傷害指數二~三級,但今年資料仍有待統計出爐。
裝備演進 水冷服供不應求 無塵室也愛用
林立青指出,以前的工人會穿一種將冰袋放進衣服裡的「冰袋衣」,但很快就融化、效果短暫。後來推出充電的「製冷背心」,但耗電量大,行動電源運作時間短。近幾年流行的「空調服」可在衣服裡面裝冰袋降溫,再透過風帶走熱量,卻有很多場合不適合使用,例如粉塵、溶液清洗或是廚房油煙等環境。
如今有業者新推出「水冷服」,水流在內部循環不受外界環境影響,同樣可以加入冰塊、冰水。水冷服外觀就是一件背心,但翻開貼身的內層可以看到佈滿了曲折迂迴的小水管。只要接上行動電源啟動,內部的泵浦就會推送水流在水管中循環。
引進水冷服的業者吳榮哲表示,水冷衣產品開賣以來銷量非常好,下訂單的機關除了傳統營造業,還有化學槽清洗、高科技產業等,「(可以)穿在無塵衣底下」,應用面向多元。目前這類產品都是從日本引進,當地已有完整的防災產業鏈,希望台灣也可以建立自己的產業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