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5月正式進入非核時代,但廢核料處理才剛「擺好起跑姿勢」。台灣三座核電廠,核安會統計有2.1萬束用過核子燃料(高放射性廢棄物),另有21萬多桶低放射性廢棄物,都等待找到「最終處置」場所。
台灣5月正式進入非核時代,但廢核料處理才剛「擺好起跑姿勢」。台灣三座核電廠,核安會統計有2.1萬束用過核子燃料(高放射性廢棄物),另有21萬多桶低放射性廢棄物,都等待找到「最終處置」場所。
農田越來越難耕作、工廠越來越悶熱、淹水越來越頻繁,未來變得越來越難以想像。今日,五名青年在台北高等行政法院前召開記者會…
從2015年11月起,歷經了十年原審及上訴的攻防,居住於祕魯安地斯山脈的農夫柳亞向德國能源巨頭萊茵能源提起的民事訴訟,在第一審敗訴上訴後,德國哈姆高等區域法院在2025年5月再度判決柳亞敗訴…
2023年茂宜島大火,乾旱、易燃植被和強風等因素交互作用,火勢猛烈,百人罹難、上千人撤離家園。這場世紀災難過後,夏威夷決心加強防護…
藍色旅遊(blue tourism)興起,海洋環境及資源相關的旅遊活動每年創造全球1.5兆美元產值,提供5200萬個就業機會。然而,海洋不健康,旅遊業就無法發展。
珊瑚礁被譽為海洋中的熱帶雨林,是地球上最脆弱的生態系統之一。海洋暖化加劇,珊瑚礁的生存空間正急遽縮小。隨著科技日新月異,保護海洋或有轉機。第三屆聯合國海洋大會(UNOC3)上,有國家代表團展示了全球首批水下自航機器人
比起蓋新房子,修繕老屋被認為是經濟又環保的選擇。內政部日前提出「老屋延壽」計畫,預計投入50億元供老宅整建維護,照顧居住品質的同時,也希望減少拆除重建帶來的高碳排。「老屋延壽」減碳的關鍵在哪裡?
聯合國海洋會議(UNOC3)6月初於法國尼斯登場,世界各國齊聚討論海洋治理對策。全球自然、電網和再生能源倡議12日舉辦周邊研討會…
電動車電池所使用的鈷、鎳主要來自剛果民主共和國和印尼,兩國的礦產長久以來涉及破壞森林、污染水源、人權等爭議。最新報告指出,磷酸鐵鋰(LFP)電池逐漸成為市場主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