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點擊數: 188
中油年底引進首座加氫站 我國氫能發展仍缺相關法規
中油公司規劃今年底引進國內首座可移動式加氫站。不過有業者提出,國內目前無加氫站設置法規可依循,建議先參考國外方法試運行。而氫能運具初期的高額成本,也需靠政府補助解套,否則生產出來的氫氣將「沒有地方走」。民進黨立委鍾佳濱...
中油公司規劃今年底引進國內首座可移動式加氫站。不過有業者提出,國內目前無加氫站設置法規可依循,建議先參考國外方法試運行。而氫能運具初期的高額成本,也需靠政府補助解套,否則生產出來的氫氣將「沒有地方走」。民進黨立委鍾佳濱...
大規模光電開發頻頻爆出爭議,昨(15)日環保署第437次環評大會,環評委員朱信提出修正「開發行為應實施環境影響評估細目及範圍認定標準」(簡稱「認定標準」)臨時動議,要求一定規模以上或設於特定區位的光電案場須實施環評審查...
德國在台協會、德國經濟辦事處及民間團體昨日舉辦「2023台灣永續峰會」,關注當前全球數位轉型以及淨零轉型浪潮,呼籲台灣加快各領域的轉型進度,透過數位化工具輔助淨零轉型。經濟部次長曾文生也表示認同,表示未來電網或工業...
「無論口罩令是否解封,口罩還是要戴好戴滿。」地球公民基金會等環團今(15日)召開記者會,質疑環保署今年2月預告修正「固定污染源空氣污染防制費收費費率」草案,每年第一季、第四季的空污季費率漲幅不足,無法引導廠商實質改善...
近日爆發風電業者為了取得審查許可,向地方議會行賄2600萬元。環境權保障基金會今(14日)指出,再生能源亂象頻傳,經濟部應檢討相關法制的不足,如離岸風電「作業要點」必須完善法律授權,並將...
核二廠2號機組今(14日)停機,核二廠進入長達25年的除役階段,社會關注核二除役是否影響供電能力。經濟部昨(13日)強調,今年新增機組容量大於除役機組,可補足往後供電缺口。經濟部長王美花也表示...
核二廠2號機組今(14日)執照到期停機,進入除役階段。在野黨立委與擁核團體擔憂台灣將因此「嚴重缺電」,供電成本上升、電價調漲。經濟部澄清,今年將有新機組上線,容量遠高於除役的核二2號機,不會有缺電問題。目前全台核電廠運轉狀況...
我國離岸風電持續開發,能源局預計在今年底選出「區塊開發」第二期及「示範浮動風場」業者。哥本哈根基礎建設基金(CIP)投資的浮動式風場渢汎、渢成、渢利,分別位於竹、苗外海,10日在環保署進行環評第二次聯席初審。環委指出...
今年是福島核災12週年,全國廢核行動平台今(9日)舉行記者會說明,日本輻射廢土及核污水問題未解,核災影響仍為現在進行式。老舊核電廠設備、零件劣化伴隨極大危險,國內卻有政治人物主張延役,環團呼籲莫忘福島核災教訓,核二必須...
太陽光電「與農爭地」事件頻傳,立法委員陳椒華今(9日)偕同地方團體召開記者會,呼籲建立配套機制,完整評估光電對農地的影響,不要只重視再生能源,反而忽略了農漁村、原鄉部落的生計。農委會回應...
隨著技術發展,部分儲能系統、電動運具開始採用「電芯大於1公斤」的二次鋰電池(可重複充電的鋰電池),為了納管這些較重的二次鋰電池,環保署6日預告修正「物品或其包裝容器及其應負回收清除處理責任之業者範圍」,將從明(2024)年...
台灣使用核能發電超過半世紀,核廢最終處置場址仍懸宕未決。上週六(4日)民間舉辦「核廢立法」系列論壇首場會議,主辦的地球公民基金會、綠色公民行動聯盟、環境法律人協會等環保團體指出,當代人使用核能發電的好處,也應負起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