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19)日數名環團代表、議員,以及竹南漁民北上出席環評,質疑能源局離岸風場共同廊道破壞生態。環保署昨審查哥本哈根基礎建設基金(CIP)規劃的渢汎、渢成、渢利三風場,海纜分別走
昨(19)日數名環團代表、議員,以及竹南漁民北上出席環評,質疑能源局離岸風場共同廊道破壞生態。環保署昨審查哥本哈根基礎建設基金(CIP)規劃的渢汎、渢成、渢利三風場,海纜分別走
台大風險中心19日公布「2023年淨零轉型民意調查」結果,顯示逾九成民眾對氣候變遷衝擊有感,八成認為台灣須積極推動能源轉型,且願意多付點錢改用再生能源
全球暖化造成海平面上升,海島國家面臨「滅頂危機」,我國今日與馬紹爾群島、諾魯、帛琉、以及吐瓦魯等友邦簽署「對抗氣候變遷聯合聲明」,共同推動能源轉型、強化糧食安全、
再生能源爭議層出不窮,地球公民基金會展開地面型光電發展田野調查,實地走訪苗栗、台南、花蓮發現,光電開發各有難處,苗栗甚至有八成小光電案場位於石虎重要棲地。
環保署今(19)日審查京威能源規劃的「苗栗離岸風力發電」計畫,專案小組最終建議修正後通過,送交環評大會審查。由於開發單位在後龍段陸纜調查到石虎出沒
離岸風電區塊開發第二期預計今(2023)年底選商,有意投入競標的沃旭能源「大彰化東北」風場提出環差變更,預計改採大風機,風場總容量增加75%。環保署今(14)日舉行專案小組初審,
光電用地如何兼顧農漁生產,一直是社會難題。經濟部日前拋出「綠能發展區」政策,優先於低地力農地、非養殖生產區的魚塭推動光電,內政部緊接著在6月中預告修正「非都市土地使用管制規則」,
環保署11日預告新版空污費草案,祭出更嚴格標準,符合「空污大戶」的業者將從51家增加至102家。草案也調漲空污物甲苯、二甲苯10餘年未變的費率,預計今年10月空污季上路,
俄烏戰爭近日邁入500天,世界各國也越發重視能源安全。根據經濟部能源局發布的最新數據,我國去年進口能源依存度下降至96.8%,創歷史新低。長期關注能源轉型的台灣環境規劃協會理事長趙家緯分析,
氣候變遷加上聖嬰現象,使得今年6月比以往更加炎熱。不過,近期科學家對這個每隔數年一次的週期變化有了更多認識。台灣大學地質系研究團隊,利用珊瑚同位素紀錄,首次發現
裸露的地表、露天堆放的工業物料、未封閉的廠房製程,只要風吹過,就會讓粒狀污染物飄散。環保署表示,台灣每年有2萬多公噸懸浮微粒排放,其中有六成是粒狀污染逸散。
「消失的古文明有八成都是氣候改變而消失。」知名節目主持人、文史學者謝哲青上週末(8日)出席綠色和平紀錄片首映會時說。《鄒的植物書》作者、阿里山鄒族長老高德生也現身說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