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全力推動離岸風電,卻衍生海域空間衝突。英國在台辦事處與英國碳信託(Carbon Trust)顧問公司11日發布「台灣離岸風電公眾參與框架」報告指出,台灣離岸風場的公眾參與、社會溝通不足,建議加強辨識利害關係人,展開完整溝通...
我國全力推動離岸風電,卻衍生海域空間衝突。英國在台辦事處與英國碳信託(Carbon Trust)顧問公司11日發布「台灣離岸風電公眾參與框架」報告指出,台灣離岸風場的公眾參與、社會溝通不足,建議加強辨識利害關係人,展開完整溝通...
年節過後,買餅乾禮盒、送洗衣物的旺季已過。這天是陰天,外頭11度,五股產業園區的汽機車呼嘯而過,在灰暗的工業區裡,藏身全台灣第一間綠色庇護工場...
碳盤查新規即將上路,明(2026)年起,客貨運業、百貨公司、醫院等行業將登錄首筆排碳資訊,預計有491家業者納管。環境部表示,本次擴大碳盤查是希望讓住商部門了解節電的重要性,2至3年內還沒有強制第三方查驗及收碳費的規劃,不過今年6月底會訂出碳盤查指引並向企業開課說明...
廢水發電時代將來臨?環境部昨(13)日表示,環境部門中有四成排碳來自廢水處理,若採用厭氧方法,可大幅減少耗電與污泥量,又能產生沼氣用於發電。環境部已向國科會提報四年23億「廢水能資源化計畫」,預計至2032年推動150個廢水能源化案場,讓水處理走向節能又創能...
今年5月核三將停機,但在野黨揚言新會期優先修正核電延役法規,趕在核三廠停機之前提供解套。長期投入反核運動的台灣環境保護聯盟11日舉辦交流會,強調將堅定「非核家園」立場,反對核電延役...
為推動2040年農業淨零政策方針,農業部種苗改良繁殖場與台中新社「天下第一菇農產行」合作,針對其生產的「400g袋裝杏鮑菇」,進行碳足跡盤查...
環境部去(2024)年底公布「第三期溫室氣體階段管制目標」草案,訂出2030年較2005年減少「28±2%」排碳目標,並提出能源、製造等六大部門的管制量...
2024年創下有紀錄以來最熱的一年,環境部部長彭啟明上月出席論壇時指出,今夏將推出一系列讓民眾有感的調適對策。此外,面對氣候變遷衝擊,加強脆弱族群防護,行政院在2023年核定《氣候法》,要求各縣市政府必須在一年內完成調適方案...
趕在農曆春節假期前,總統府氣候變遷對策委員會昨(23)日召開第三次會議,宣布我國2032年減碳目標為32±2%、2035年目標為38±2%。總統賴清德強調,這是台灣第三期國家自定貢獻(NDC3.0)的「Beta版」,還需要社會溝通才會裁定正式版...
歷經四年多、六次環評初審的協和電廠改建案(俗稱四接),17日以環委投票方式,決議送出專案小組,交由環評大會定奪是否通過審查...
四接環評將於明日登場,今(16)日反四接民間團體和台電分別召開記者會,民間團體主張,建四接將破壞台灣少見的完整「非礁型珊瑚生態系」,要求環境部重辦二階環評範疇界定...
台電昨(14)日公布2024年民生用戶節電量達17億度,減少84萬噸碳排。相較去年、前年節電18億度,看似些微下降,但台電強調,考量近年電氣化趨勢之下,油車換電車、家戶用電需求增加還能達成差不多的節電效果,成績沒有特別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