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點擊數: 235
首場氣候變遷委員會達共識 積極發展再生能源 未實質討論核能
總統府國家氣候變遷對策委員會今(8)日下午首次開會,聚焦氣候變遷衝擊與國內電力供應。經歷近4小時討論,委員會提出兩大共識,分別是積極發展再生能源,以及由政府建立能源資訊平台揭露各種能源選項的
總統府國家氣候變遷對策委員會今(8)日下午首次開會,聚焦氣候變遷衝擊與國內電力供應。經歷近4小時討論,委員會提出兩大共識,分別是積極發展再生能源,以及由政府建立能源資訊平台揭露各種能源選項的
核能三廠1號機組將在今(27)日午夜停機,結束40年的運轉任務。停機後,全台灣只剩一部機組核三2號機仍在運轉。1號機組裝置容量951MW,每年發電量約75億度,自1984年開始運轉至今40年,估算發電量將近3000億度
總統賴清德日前成立國家氣候變遷對策委員會,由總統任召集人,行政院副院長鄭麗君、中央研究院長廖俊智、和碩聯合科技董事長童子賢擔任副召集人,推動2050淨零路徑,展開社會對話。不過受凱米颱風影響,原定
近期環境部審理碳匯相關方法學,引發自然碳匯討論。環保團體今(18)日呼籲,碳匯應該與減碳工作分立,避免減碳不足而要求增加碳匯,在氣候法補足碳匯相關規範。更有學者指出,當前環境部在審議的紅樹林
未來新建物裝設光電義務,多少坪以上須遵守?地球公民基金會及20多個民間團體齊聲呼籲,為了提升全民能源自給率,屋頂光電設置義務門檻應從草案的1000平方公尺(300坪)下修至300平方公尺(90坪)。
台灣有沒有機會推出「台版IRA」?民進黨立委洪申翰今(11)日上午舉行記者會指出,減碳除了管制手段如徵收碳費,政府也應儘速發展綠色金融,可借鏡美國建立「台版IRA」。美國2022年通過「降低通膨法案」
立法院今(10)日審查國民黨提出的「核子反應器設施管制法」修正案,擬放寬核電廠延役限制,引發爭議。立委們針對電力需求、核廢料問題與核安評估等問題展開爭論,最終主席認為法案還需要更多討論
立法院將在明(10)日審查核電延役修法草案。反核團體今日於立法院集結抗議,呼籲重視核安管制問題,不應草率修法,也預告今晚將在立院前濟南路舉辦反核電延役晚會,號召公民走上街頭。台電則回應,核電延
台灣成了默默支持俄國侵略烏克蘭的推手?環境權保障基金會(8日)發布首份台灣在俄烏戰爭後進口俄羅斯煤礦狀況的調查報告。這份與國際智庫、俄國環境組織合作的報告指出,台灣是俄國煤礦全球第五大買家。
國泰金控3日舉辦舉辦永續金融暨氣候變遷高峰論壇,國際再生能源倡議「RE100」主席金明斯(Sam Kimmins)分析,台灣的再生能源規模持續擴大,預期將在明後年達到成本下降的轉折點。經濟部官員表示,國內綠電規劃充足
環境部今(28)日預告修法草案,未來在環境敏感區位設光電、或在山坡地設置太陽光電達2萬瓩以上,或面積15公頃以上的案場,必須實施環評。環團對於加強把關表示肯定,同時提醒,環評制度只針對污染管制
中央氣象署預警本週(6/26-6/30)天氣「超級熱」,台北盆地與花東縱谷等地可達36°C以上。全球沸騰時代已經到來,根據歐盟EDGAR報告,2022年全球總溫室氣體排放量創下歷史最高。其中台灣貢獻了多少?25日公布的最新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