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點擊數: 43
監院糾正核電廠「黑電」受緊急調度 台電澄清:氣渦輪機非核電
513、303兩次全國大停電,監察院5日調查發現人為疏失,通過糾正台電並彈劾時任興達發電廠廠長等八人,移送懲戒法院審理。調查報告另提到,台電調度運轉核二、
513、303兩次全國大停電,監察院5日調查發現人為疏失,通過糾正台電並彈劾時任興達發電廠廠長等八人,移送懲戒法院審理。調查報告另提到,台電調度運轉核二、
《氣候法》今年2月上路,環保署已全數提出首波三子法草案,將在8月前召開研商會,徵求各界意見。根據草案內容,未來業者透過「自願減量專案」申請碳權
全球產業供應鏈加強減碳力道,國際永續準則理事會(ISSB)日前公布一套永續揭露準則,防止企業加油添醋「漂綠」。我國金融監督管理委員會主任委員黃天牧昨(4日)在國泰
證交所昨(3日)揭露,台灣碳權交易所預計8月7日於高雄成立。做為自願性減量碳權的交易平台,未來將先行國外碳權買賣,待國內相關子法上路,再做國內碳權交易。
搭乘蒸汽小火車穿梭千年神木之間,是許多人對阿里山的想像。然而小火車採用的燃料「煙煤」會排放黑煙,釋放硫化物、PM2.5懸浮微粒,可說是阿里山「好山、好水、好空氣」的漏網之魚。
基隆協和電廠「以油換氣」(四接)開發案正在環保署進行二階環評,反對團體不滿填海造陸毀生態,一度衝場環評會議,基隆市府也表態希望先暫停審查。
2024年大選,各政黨陸續敲定立委提名人選,12個環保團體今(27日)召開聯合記者會指出,環境保護為全球普世價值,各政黨不分區安全名單應至少有一席環境保護專業的委員。
我國三座核電廠陸續除役,核廢料最終處置如何能以「永久貯存」落地,促成世代與核設施共存的文化,公眾溝通是一大課題。專家學者提出,建議比照《奧爾胡斯公約》國際公約,
經濟部能源局上周(21日)公布《全國電力資源供需報告》,統計去(2022)年全年用電量約2794.5億度,用電量較前一年(2021年)下降1.3%。去年全國發電總裝置容量約6194.4萬瓩,
新竹渢汎、渢成、苗栗渢利離岸風場由哥本哈根基礎建設基金(CIP)投資,環保署今(20日)召開三案的環評第三次聯席初審,專案小組決議補件再審。/p>
氣候危機迫在眉睫,綠色和平今(19日)公布氣候危機對「鹿港老街」、「大甲媽祖遶境」、「阿里山鄒族部落」、「台南北門」四處文化地景的衝擊報告。以鹿港小鎮為例,
p>中央地方同步推動淨零轉型,台北市府今(13日)說明推動創能儲能示範宮廟成果,於北投區洲美里屈原宮建置4.8KW屋頂光電版,搭配15KW儲能系統,換算每年可減少2.4萬公斤二氧化碳排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