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點擊數: 163
均標以上才可稱綠色企業 金管會新版永續經濟指引增半導體、綠能等產業
淨零轉型需要大量資金投入,綠色金融被視為淨零關鍵戰略之一,但金融業者要如何確認投資對象是否符合永續標準?金融監督管理委員會日前公布第二版「永續經濟活動認定參考指引」...
淨零轉型需要大量資金投入,綠色金融被視為淨零關鍵戰略之一,但金融業者要如何確認投資對象是否符合永續標準?金融監督管理委員會日前公布第二版「永續經濟活動認定參考指引」...
政府宣示2050年淨零碳排,環境部昨(30)日公布2030年減碳目標(草案)28%±2%,較2022年國發會提出的24%±1%目標高了一些。環團表示肯定目標更嚴格,但認為環境部制定目標的科學依據不透明,且不見產業減碳規劃,呼籲加強社會對話...
國立台灣海洋大學23日發表「鯨豚保護守則」並舉辦簽署儀式,為國內首個離岸風電船隻的鯨豚保護對策,供離岸風電運維船隻參考,避免在航行過程中傷害到鯨豚。包含彰芳西島風場、中能風場、允能風場等均簽署,自願遵守此守則...
經濟部日前公布明年度躉購費率草案,並於18日舉辦聽證會。明年多數能源類別費率均未調整,唯獨光電費率調降2~5%;此外,能源署新增了100瓩以下水力發電級距費率,以鼓勵微型水力發電。其餘再生能源如風電、生質能、廢棄物、地熱以及海洋能,均維持前一年度的費率不調整...
司法院正副院長懸缺,立法院下週將進行大法官人事同意權。28名環境律師及許多環保團體今(19)日發表共同聲明指出,憲法法庭亟需有環境專業的大法官保障環境人權,故支持長期投身環境議題的台大教授張文貞擔任司法院長。同時也呼籲撤回《憲法訴訟法》修法,保障憲法法庭運作...
環境部今(18)日表示,明(2025)年第一季將提出首份「新空品政策白皮書」,作為第三期空污防制方案的基礎。而環境部也將邀集專家成立平台提供科學見解,透過公民咖啡館及論壇聚焦各界意見,形成白皮書初稿...
台大風險中心12日發佈「2024年台灣公正轉型調查」揭示,在面對政府2050年碳排量需減少90%的挑戰上,個人方面最擔心物價上漲,整體而言最擔心貧富差距更大...
國內氫能發展再添一塊拼圖。台達電子昨(12)日啟用「淨零科學實驗室」,與台電、中鋼、中油及國內供應鏈合作,組成「氫能國家隊」,進行不同材料應用在製氫、氫能發電等技術的實驗,讓國內廠商也能具備氫能相關生產技術...
配合增氣減煤政策,政府在全台規劃興建天然氣接收站。環境部昨(11)日召開環評大會審查通過七接環評案...
我國太陽能裝置容量預計2050年達到40~80GW,國發會預
共和黨籍美國總統當選人川普將在明(2025)年1月20日正式就職。向來不重視氣候危機的川普,不僅在前一個任期退出巴黎協定,在競選期間也喊出「鑽吧,寶貝(Drill, Baby)」支持開採更多化石燃料,讓全球氣候行動籠罩在不確定性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