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P26來到第二週。今天的大會主題為「調適、損失與傷害」。呼應今天主題,極端天氣下的倖存者也在大會上發表談話。來自菲律賓的烏百多(Marinel Ubaido)經歷了八年前重創菲律賓的強颱海燕颱風——官方...
COP26來到第二週。今天的大會主題為「調適、損失與傷害」。呼應今天主題,極端天氣下的倖存者也在大會上發表談話。來自菲律賓的烏百多(Marinel Ubaido)經歷了八年前重創菲律賓的強颱海燕颱風——官方...
世界自然基金會(World Wild Fund, WWF)最新分析報告指出,各國逐漸意識到以自然為基礎的解決方案(nature-based solutions, NbS)來因應氣候危機的價值。研究中評估各國最新氣候承諾(國家自主貢獻,或稱NDCs)發現,有高達92%都納入了以自然為基礎的解決方案...
氣候變遷危機近在眼前,各國紛紛投入降低溫室氣體排放,但是除了卯足全力衝刺再生能源發展,還有其他方式嗎?丹麥商務辦事處處長柏孟德(Bo Mønsted)近日分享丹麥能源轉型經驗時指出,強化大眾運輸、自行車等低碳交通系統也是關鍵...
聯合國《氣候變遷綱要公約》第26屆締約國大會(Conference of the Parties,簡稱COP26)正在英國格拉斯哥舉行,世界各國紛紛擁抱乾淨能源之時,大會指定4日為「能源日」(Energy Day),除了聚焦再生能源進展,並要加速淘汰化石燃料的進程...
英國衛報報導,格拉斯哥COP26氣候大會上的溫室氣體排放承諾,有機會將全球氣溫上升限制在2°C以下了,這是全世界第一次如此接近巴黎協定目標...
全世界如火如荼邁向能源轉型的此刻,公正轉型(Just Transition)不能被遺忘。當前社會逐步捨棄化石燃料、擁抱再生能源之時,原本投身在化石燃料相關產業的勞工必將面對工作上的巨大變化,而他們的未來該何去何從,就是公正轉型的關注焦點...
當世界各國領袖在第26屆聯合國氣候大會(COP26)碰頭,聚焦如何達成升溫1.5°C目標時,在會場的另一頭,由各個國家、能源組織等設立的場館也各自大顯身手,然而絕大多數單位都以各式各樣的座談會形式登場,只有吐瓦魯國家館以北極熊氣候難民...
第六天的主題聚焦在自然保育。同時在會場外的格拉斯哥市區,公民抗議行動持續來到第二天。一份聯合國環境署和世界自然保育聯盟(IUCN)的共同報告顯示,自然為基礎的解決方案(NBS)可幫助在2030年削減50億噸二氧化碳,2050年更能達到100億噸的減量...
COP26總共兩週的會議議程,在第五天來到第一週尾聲,但接下來的週末各國代表仍不能休息,還將繼續工作,替第二週良好的開端做準備。5日首先登場的是一場大型氣候遊行。由蘇格蘭的「週五未來日」(Fridays for Future Scotland)主辦、訴求氣候正義(Climate Justice)的遊行...
第26屆聯合國氣候大會(COP26)進行到第五天,週末開始將有一連串的遊行抗議活動,5日首先登場的是訴求氣候正義(Climate Justice)的遊行,2.5萬人聚集蘇格蘭格拉斯哥市街頭展開抗議,18歲瑞典少女格雷塔.童貝里也響應其中...
COP26第四天以能源轉型為主題。國際能源署(IEA)執行董事比羅爾(Fatih Birol)今天表示,儘管COP26前預期十分不樂觀,但若能完全實現COP26上的所有承諾,就能夠將暖化控制在1.8°C以內 。IEA的預測也受到質疑...
前兩天的領袖高峰會結束後,各國元首陸續離開格拉斯哥。從第三天開始的COP26,將由各國代表團接棒展開實質談判——首先要討論的是氣候融資。聯合國氣候金融特使、英格蘭銀行前總裁卡尼(Mark Carney)宣布,目前全球有450多家、資產總額高達130兆美元的金融機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