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點擊數: 351
2021全球甲烷排放創新高 科學家:能源業是減排重點
《紐約時報》報導,美國國家海洋暨大氣總署(National Oceanic and Atmospheric Administration, NOAA)7日表示,去年大氣中的甲烷含量增幅,達到40年前開始測量以來的最大幅度,加劇人們對油氣作業釋出溫室氣體的擔憂。大氣中的甲烷含量不如二氧化碳...
《紐約時報》報導,美國國家海洋暨大氣總署(National Oceanic and Atmospheric Administration, NOAA)7日表示,去年大氣中的甲烷含量增幅,達到40年前開始測量以來的最大幅度,加劇人們對油氣作業釋出溫室氣體的擔憂。大氣中的甲烷含量不如二氧化碳...
歐洲地球科學聯盟(European Geosciences Union)估計,全球約22%的二氧化碳排放來自跨國生產與消費的商品。有鑑於此,瑞典各政黨近期同意將消費造成的碳排納入氣候目標,成為全球第一個將海外碳排放納入國內報告的國家。國家氣候目標主要報告一個國家領土上...
一項刊登於《自然:氣候變遷》(Nature Climate Change)期刊的新研究顯示,富裕國家戰後嬰兒潮世代的老人,人均碳足跡比其他年齡層更高。該研究也指出,2015年60歲以上人口碳排放占總排放量近1/3。這份研究調查了27個歐盟國家...
衛星資料顯示,南極經歷破紀錄高溫的幾天內,南極洲東部一個面積相當於整個羅馬的冰架完全崩塌。冰架延伸自漂浮在海洋上的冰蓋,有困住內陸冰層的重要作用,少了冰架,內陸冰會更快流入海洋,導致海平面上升。科學家25日表示,一座名為「康格」的冰架(Conger...
自上(2)月24日俄羅斯全面入侵烏克蘭至今,已滿一個月,戰爭不僅摧毀了人們的生活和家園,也對烏克蘭的地景和環境造成影響。英國《獨立報》報導,據當地監測工作者表示,隨著工業和基礎設施被戰火破壞,空氣、水道和土壤都...
美國總統拜登曾承諾,將在2024年前每年提供114億美元國際氣候融資,但截至2022年,美國國會僅批准10億美元,不到目標的1/10。根據世界資源研究所(World Resources Institute, WRI)全球氣候融資研究員斯威特斯(Joe Thwaites)...
53歲的斯維特拉娜・克拉科夫斯卡(Svitlana Krakovska)是名烏克蘭的氣象學家。上(2)月底,她參加了聯合國政府間氣候變遷專門委員會(IPCC)的Zoom視訊會議,和其他人一起審查一份關於氣候變遷調適的報告,這份報告具有指標意義...
《氣候之家》報導,化石燃料業試圖把塑膠生產當成最後的續命希望,但前景可能並不樂觀。在本(3)月稍早的聯合國環境大會(United Nations Environment Assembly, UNEA-5)上,各國政府針對具有法律約束力的塑膠條約談...
俄羅斯入侵烏克蘭以來,各國紛紛對俄實施經濟制裁,能源專家就表示,賣不出去的俄羅斯石油和天然氣可能形成新的問題,這些油氣可能導致更多的甲烷外洩到大氣中。此外,如果俄羅斯被迫削減其化石燃料生產,關閉油井更會導致甲烷外洩。在化石燃料生產的各個階段...
27歲的阿爾沙克・馬基強(Arshak Makichyan)來自亞美尼亞,是一位知名的俄羅斯社運人士,多年來一直在俄羅斯首都莫斯科奔走,呼籲社會大眾正視氣候變遷帶來的衝擊。依照俄羅斯法律,一人以上的集會遊行必須經過批准,因此...
《紐約時報》報導,根據最新研究,亞馬遜地區正在失去從乾旱和土地利用變化等干擾中恢復的能力,若超過某個臨界點,大部分雨林將被草原取代,嚴重影響生物多樣性和氣候。科學家們表示,他們的研究並沒有確認何時會達到這個臨界...
南韓總統大選9日結束,曾宣誓取消廢核政策、要使南韓成為核電強國的尹錫悅當選,這意味著該國實施數年的廢核計畫可能大轉彎。南韓現任總統文在寅自2017年就職以來,一直倡導擺脫核能、淘汰舊核電廠,並避免建造新核電廠等政策。最大在野黨國民力量黨的總統候選人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