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點擊數: 1384
2030年海平面上升 綠色和平:北市43萬人口受影響 萬華、松山風險高
乾旱才正要結束,各地就發生淹水事件,氣候變遷使旱澇交替更為極端。綠色和平東亞分部今(24日)發布最新報告指出,若全球碳排未減少,推估2030年極端海平面上升與風暴潮,可能衝擊台北市高達43萬人口...
乾旱才正要結束,各地就發生淹水事件,氣候變遷使旱澇交替更為極端。綠色和平東亞分部今(24日)發布最新報告指出,若全球碳排未減少,推估2030年極端海平面上升與風暴潮,可能衝擊台北市高達43萬人口...
綠色和平去(2020)年年底推動屬於台灣在地的綠電倡議「RE10x10」,有30多家跨領域企業加入倡議,宣示組織綠電目標。綠色和平昨(23日)舉辦線上論壇,邀集民間團體、政府單位及企業代表,共同...
立委蔡壁如、邱臣遠昨(23)日召集民間團體與學者舉行線上記者會,指出離岸風電第三階段區塊開發缺乏全面性規劃,恐衍生航道彎曲、破壞生態等危機,應回歸國土計畫精神,對海洋進行通盤規劃...
台中電廠增建燃氣機組計畫卡關15個月,遲遲無法通過台中市都市設計審議,導致經濟部「增氣減煤」受阻。部長王美花昨(22日)召開記者會表示,經詢問內政部營建署,增氣工程無須都審,可用特殊建築...
自2019年起,國內陸續有玉山金控、國泰金控宣布不再新承作任何燃煤發電融資,而富邦金控不只加入撤資行列,還再下一城,表示不再新增投資燃煤發電占比大於50%之電廠,成為國內第一家積極承諾...
國內COVID-19疫情升溫,全國進入第三級警戒,中央呼籲民眾避免群聚以及非必要外出。環保署也因應防疫措施,將一年一度的「溫室氣體排放量盤查登錄」期限延長一個月,列管事業單位必須在...
立法院近期審議行政院追加的紓困預算,有部分朝野立委提案要求台電考量疫情,6月不實施夏月電價,並研議電費減免方案,減輕民眾用電負擔。對此經濟部次長陳正祺昨(17日)表示,需要一個月的時間...
台灣環境資訊協會今公布2020年度珊瑚礁體檢調查成果。調查發現,氣候變遷已成珊瑚礁最大威脅,去(2020)年台灣海域海水溫度居高不下,且遲遲未有颱風行經,無法藉由颱風驅動深層海水與表層海水交換以讓海水降溫...
再生能源占比持續提高,儲能設備成為能源轉型重要配套,對此台電重啟評估多座大型抽蓄水力發電,由「大甲溪光明抽蓄水力發電計畫」今(2021)年率先啟動環評。該計畫擬於德基水庫、谷關水庫之間打通...
疫情升溫影響太陽光電裝設進度,上週能源局及業者表示,今(2021)年6月底6.5GW目標應能如期達成,然而年底8.75GW的目標可能受到影響。業者反映,疫情使光電工程延宕、造價成本大幅上升...
為響應全球淨零碳排倡議,台灣永續能源研究基金會(TAISE)與中鋼、中華電信、中鼎、日月光、台積電、台泥、玉山金控、亞泥、信義房屋、台新金控、國泰金控、新光金控和鴻海等13企業,於世界環境日...
不讓台積電專美於前,晶圓大廠聯華電子今(1日)宣布加入國際再生能源倡議RE100,於2050年採用100%再生能源,同時再加碼宣布2050年達成淨零碳排,成為全球第一家宣布淨零碳排的晶圓業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