報導/孫文臨
2021年全球極端氣候災害不斷,氣候危機已威脅到人類的生存。為因應嚴峻的極端氣候,行政院今(7日)核准交通部氣象局「高速運算電腦計畫」,預計投入50億元提高氣象局超級電腦的運算能力,強化數值天氣預報作業的時空解析度及預報準確度。
行政院長蘇貞昌表示,氣象預測關乎國人生命財產安全,2019年上任迄今,累計已核准94億元用以改善氣象局預報能力。
極端氣候威脅人民生命財產安全 鄭明典:氣象預報能力是國家戰略目標
2021年台灣乾旱造成上百億元損失、中國鄭州暴雨有1500萬人受災、西歐洪水奪走200多條人命、美國極端寒流更使千萬戶家庭停電……極端氣候災害成現在進行式,全球各地無一倖免。美國總統拜登指出,氣候變遷2020年使美國損失990億美元,今年將超過1000億美元(約新台幣2.8兆元),美國政府因此投入大筆經費因應氣候變遷。
台灣作為海島國家,坐落於颱風路徑與地震帶上,氣候災害對台灣人而言並不陌生,多年來與天災共存共榮,颱風帶來災害也帶來珍貴水資源,氣象預報不只關乎帶傘、穿外套,更與人民的生命財產安全、電力供應、空氣污染、交通運輸、產業活動息息相關。
中央氣象局於1983年購置第一部高速運算電腦,發展出數值天氣預報系統,並透過國際交流,持續提升我國氣象預報技術,高速運算電腦對於氣象局各式數值天氣、氣候及海象等預報功不可沒,是近年來氣象局能夠推出368鄉鎮預報、旅遊景點預報的關鍵。
氣象局局長鄭明典表示,氣象預報理念的先驅真鍋淑郎,近日獲頒諾貝爾物理獎,從他提出數值預報理念至今,歷經數十年科技的蓬勃發展,電腦天氣預報的水準已持續提高,「以今年8月的盧碧颱風為例,氣象局降雨預報與實際觀測已經非常接近,這是我10年前無法想像的能力。」全球各國都持續更新預報電腦運算,台灣也需要趕上世界的潮流。
蘇揆核定近百億強化氣象預報 專家直言仍不足:應重視專業人才訓練
氣象局「高速運算電腦未來規劃」預計自2024年起,10年投入50億元經費,改善高速運算電腦計算容量(由10PFlops提升至150PFlops),強化氣象局於全球、區域、氣候及海象等「數值天氣預報」作業的時空解析度,提高預報準確度。鄭明典強調,氣象預報是國家長期發展的戰略目標,極需長期、穩定及具競爭力的投資。
鄭明典說,傳統預報員的經驗再厲害也只能預報3天內的氣象,「且氣候變遷帶來的極端氣候,是過去數據從未發生過的情況,仰賴人力經驗根本無法做出準確的預報。」因應氣候變遷帶來的改變,電腦運算能力的需求也愈加龐大,氣象局設置高速運算電腦,可讓鄉鎮預報的空間尺度更精細,氣象預報的時間提高到未來10~14天,「更重要的是增強系集預報的能力,可彌補預報的不確定性。」
由於每種天氣預報模式會採用不同的計算方法,產生的預報結果也有所差異,各有不足之處。「系集預報」是整合各種預報模式,再利用統計方法,計算出最具信心的成果,需要高速運算電腦才能持續提高計算能力。
蘇貞昌表示,極端氣候已在全球各國造成嚴重災害,先進國家為降低氣候變遷衝擊,都積極投入資源提升氣象預報效能,「氣象預測不只攸關國民生計問題,更關乎國人生命財產安全,精準預測非常重要,我對氣象局的設備更新,一向大力支持。」蘇揆上任以來,分別於2019年核定「氣象資訊智慧應用計畫」(4年29億元)、2020年核定「強化氣象資訊基礎建設計畫」(3年15億元),這次再核定10年50億元,總計已近百億元。
蘇貞昌也裁示,請氣象局持續規劃研提長期、穩定及具競爭力的高速運算電腦計畫,並請科技部、國發會及主計總處給予協助,「除提升預報技術外,也要加強跨國交流,並強化與各部會連結,使氣象資訊在我國民生與防災應用上,能發揮最大的綜效」,希望藉由新一代高速運算電腦的建置,達到防災、減災的效果。
天氣風險公司總經理彭啟明則建議,超級電腦只是各個氣象預報機構的基本配備,氣象局除了購買超級電腦硬體設備,也不能忽視專業人力的培養,「台灣氣象預算每年約20億,遠遠落後日本及韓國,樂見政府投入更多資源,但這仍然不夠。」他說,要因應極端氣候,政府需投入更多資源進行氣象科學研究,與民間產業合作,建立防災應變的能力,「除了更準確的日常氣象預報,更應針對梅雨及颱風的氣象預報投入資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