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點擊數: 369
報告:地球正處於5+3個災難性氣候「臨界點」 端看能否控制升溫1.5℃
聯合國氣候大會(COP28)討論激烈,化石燃料淘汰議題尚不確定能否納入會議結論。6日,學界發布臨界點報告,警告地球升溫趨近危險邊緣,5個地球系統正面臨跨越臨界點的風險。若升溫超過1.5℃
聯合國氣候大會(COP28)討論激烈,化石燃料淘汰議題尚不確定能否納入會議結論。6日,學界發布臨界點報告,警告地球升溫趨近危險邊緣,5個地球系統正面臨跨越臨界點的風險。若升溫超過1.5℃
第28屆聯合國氣候大會(COP28)正在阿拉伯聯合大公國杜拜舉行。大會主席賈比爾(Sultan Al Jaber)是阿聯工業與科技部長,同時也是全球油氣產業,Adnoc能源公司的執行長,以及Masdar再生能源公司的創辦人。
近年在聯合國氣候大會COP期間,氣候智庫Future Earth等單位都會發布《十大氣候科學新見解》(10 New Insights in Climate Science 2023/2024)報告,期待用科學事實來提醒會場內的談判專家
自21世紀初,全球溫室氣體排放不斷成長,地球已經岌岌可危。今年9月,歐盟EDGAR全球大氣研究碳排放資料庫發表最新數據,2022年人類活動造成的全球溫室氣體排放量比1990年高出約62%,平均每年增長近1.5%。
在杜拜舉辦的聯合國氣候大會(COP28)邁向第二週,場上的討論從自願性的邁向深水區,也就是聯合國大會結論的談判。約500位來自全球的氣候倡議者9日齊聚在大會的「藍區」,他們揮舞著標語、高喊
國際智庫今(8)日公布最新「氣候變遷績效指標」(Climate Change Performance Index),台灣在64個國家之中排名61名,連續兩年位居倒數第七。由於評比方法多次被政府認為不具參考性,環境部
每年都會引起國內關注的「氣候變遷績效指標」(Climate Change Performance Index),今(8日)在聯合國氣候大會(COP28)上公布最新排名。在受評比的63個國家中,前三名依然從缺,「榜首」
全球高溫拉緊報,攸關未來減碳行動方向的聯合國氣候大會(COP28)正在杜拜召開,為期兩週的會議正好進展到一半。儘管一開幕就傳出「損失與損害」基金達成協議,將援助脆弱國家對抗氣候災害的好消息
在12月初的這兩週,杜拜的世博會場上湧入8萬多人。近200國的政府代表、專家、民間組織齊聚聯合國氣候大會(COP28),共商對抗全球暖化政策,創下參與人數新高紀錄。另一個人數創紀錄的是來自
本月1~2日,第28屆聯合國氣候大會(COP28)領袖峰會期間,與往年不同的是,各大城市首長代表,也出席於COP正式談判場地召開的地方氣候行動峰會(LCAS)。由紐約、倫敦、東京等主要城市組成
全球暖化加劇,減碳刻不容緩。今(5)日發布的《2023年全球碳預算》報告指出,2023年化石燃料碳排創下歷史新高,若持續當前排放量,在七年內有50%的機率全球平均升溫會超過1.5°C,打破《巴黎協定》升溫臨界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