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點擊數: 385
熱到快融化? 聯合國:緊急減少甲烷排放 2045年全球可降溫0.3°C
緊急削減甲烷排放,有機會在2045年使全球降溫0.3°C。甲烷是一種短暫但強效的溫室氣體,是全球第二大溫室效應來源,僅次於二氧化碳。UNEP報告指出,大氣中甲烷濃度現處於有記錄的40年來...
緊急削減甲烷排放,有機會在2045年使全球降溫0.3°C。甲烷是一種短暫但強效的溫室氣體,是全球第二大溫室效應來源,僅次於二氧化碳。UNEP報告指出,大氣中甲烷濃度現處於有記錄的40年來...
經濟部能源局於昨(12日)公布2019~2020年的《全國電力資源供需報告》,估計未來7年全國用電量將年增2.5%,受惠於太陽光電發展,尖峰負載將於2024年由日間轉為夜間,2027年後的備用容量率可望達20%。報告也提到,2026之後...
Texaid將回收來的衣物先粗分為兩部分,一半販售給第三方回收公司,另一半裡的58%有二手販售價值,42%裡有17%再利用製成工業用清潔布料、17%在破碎後與其他紡織品混合再製成回收布料,最後...
近年來隨著再生能源成本的下降,風能和太陽能也預期在推動全球能源系統向淨零排放的轉型中扮演重要的角色。也因為綠能的成本下降,綠色氫能逐漸被視為為能提供運輸產業和工業...
歐洲是全世界最早開始提倡動物福利的地區,荷蘭也自2012年起,禁止使用格子籠飼養雞隻。在荷蘭,消費者在蛋盒上看到由荷蘭動物保護機構Dierenbescherming授與的...
距離8月28日公投只剩四個月,為避免「保護藻礁」與「增氣減煤」成為零和遊戲,許多專家學者試圖透過各種方案的想像,希望找出雙贏的替代方案。行政院昨天宣布第三天然氣接收站...
由於新加坡面積小、貯水面積不足、水的源頭又來自他國,因此將其居於水尾的剽悍與雄心,盡顯於水資源的開發及全循環再生的妥善利用之上。新加坡約在1972年考慮使用再生水,1990年便建造第一間「NEWater」 ...
我們吃的一口飯一口肉,不單單只是營養、食品安全上的考量,現在因地球暖化情況已成了「氣候緊急」狀態,而食物相關的碳排放量佔了全球1/4碳排!植物肉可以救地球、保健康嗎?我們來看一下。
根據這份發表在《自然:能源》期刊上的調查,2050年時,風力發電成本可能降低37%~49%。研究人員針對陸上、固定式近海和海上浮動式風力發電的前景,向商業和工程領域的140位風能專家進行意見調查...
去年極端天氣加上武漢肺炎(COVID-19)帶給上千萬人雙重打擊。世界氣象組織日前發布全球氣候現況指出,2020年全球增溫已達1.2°C,此外,武漢肺炎造成的經濟趨緩不僅未能阻止氣候變遷,還使後果更嚴重...
在節能減碳成為顯學的現在,大致上大家能注意的面向都會盡可能注意。而在已經宣示「零能源消費房屋」政策的日本,對於節能、玻璃隔熱的要求也與時俱進。這兩年日本松下就推出(雙層)隔熱玻璃的新產品,不但完勝一般雙層玻璃...
在武漢肺炎(COVID-19)大流行期間,許多國家政府的借款高如天文數字,卻很少注意氣候變遷可能影響其償還債務的能力。研究者分析了世界各國2020年發行的主權債券發現,絕大多數國家並未揭露全球暖化帶來的信用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