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點擊數: 3649
全球2050能源淨零排放路徑,告訴我們什麼?
報告中所提的「只是一個而非唯一的路徑」(only a pathway, rather than the pathway),實際要達到淨零會涉及行為改變程度、碳捕捉技術發展進度等諸多不確性因素,但以目前各國的政策和減碳進度,要達成...
報告中所提的「只是一個而非唯一的路徑」(only a pathway, rather than the pathway),實際要達到淨零會涉及行為改變程度、碳捕捉技術發展進度等諸多不確性因素,但以目前各國的政策和減碳進度,要達成...
近年各國開始加強減碳方面的承諾,碳捕捉的技術獲得了空前的重視,雖然前景無限,但長期資金不足與推廣速度緩慢,也讓外界替碳捕捉的有效性打上一個問號——未來碳捕捉真的能成為減碳良方嗎?...
Climeworks將捕捉到的二氧化碳用於溫室植物及飲料製作,或封存到地底,此外在官網上也讓民眾每月付費移除個人碳足跡,知名企業家比爾蓋茲也是Climeworks的客戶,他每年...
當筆者在關注暖化對社會、環境、經濟的衝擊時,各類文章經常提及:最先受衝擊以及受衝擊最深的,都是體質最弱的族群。而在農業裡,工業化農業因為忽視土壤、減少多樣性、過度依賴化肥和殺蟲劑...
問起南極最全能的動物為何,答案大概非磷蝦莫屬。一般人們討論的磷蝦(krill),是多種甲殼亞目的浮游生物所組成,外型與餐桌上的蝦子類似,成體可長至約2-6公分。這種外型低調的海洋生物...
2015年在《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第21次締約方會議(COP21)上,各國首次達成具有建設性的共識,簽訂了跨時代的《巴黎協定》,在此之後,各國開始意識到造成氣候變遷的因素出在高碳密度的
大體來說,日本中央政府補助蓄電池的原因,一是長時間停電時有備用電力,二是配合分散型電源太陽能板,分散電力供給。因此,只要滿足家裡有一定規模以下(未滿10kw)的太陽能板等條件,就可以成為補助的對象...
統計至2020年5月,全球氣候訴訟共有1727宗,其中的1308例發生於美國,此外,更有超過一半的訴訟於2015年《巴黎協定》制定後提起,將國際條約的目標進一步鑲嵌進各國司法實踐中。2021年3月24日...
全球去年售出約300萬輛電動車,不受疫情影響,還逆勢增長了41%,佔新車銷量的4.6%,超越2019年的3%,第一名挪威去年銷量佔比甚至已達75%。原因可能為歐洲及中國政府的刺激措施,各國禁售燃油...
瑞士國會於2020年完成《二氧化碳法》的修正,交通運輸部門的溫室氣體排放量占總體約30%,修正後的規定將調升汽油、柴油的進口稅,並依航程向搭機的乘客收取30~120瑞郎的碳費...
2019年,緬甸的大學生參與氣候罷課,並在集會管制鬆綁後的仰光街頭,發起了緬甸第一場氣候遊行。2020年,以各大學社團為主體的「大學綠網」更趁著大選前組織多場氣候相關的倡議活動,企圖使政黨將氣候納入...
世界自然基金會(WWF)與全球樹冠層(Global Canopy)組織合作發表首創的大豆貿易商計分卡,衡量全球前22大大豆貿易商在解決供應鏈中的環境和社會問題上,所做出的承諾和採取的行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