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點擊數: 408
海上找出路 「海藻農場」成拯救缺糧未來式?
全球人口持續增加,氣候變遷讓人類賴以為生的糧食作物產量下降,甚至有些地區逐漸不適合耕種,糧食進口又容易受到戰爭、傳染病的衝擊。為了提供足夠的食物,海藻可能是個好選擇。
全球人口持續增加,氣候變遷讓人類賴以為生的糧食作物產量下降,甚至有些地區逐漸不適合耕種,糧食進口又容易受到戰爭、傳染病的衝擊。為了提供足夠的食物,海藻可能是個好選擇。
行政院環境保護署將在8月22日改制為環境部,行政院今(28日)宣布,首任部長將由國立中興大學校長薛富盛接任,現任環保署署長張子敬將轉任行政院政務委員。而8月1日掛牌的農業部,則由現農委會主委陳吉仲接任部長。
環保署6月公布「溫室氣體增量抵換辦法」草案,要求符合標準的開發業者必須依法抵換碳排放。今(28)日辦理草案研商會,有業者擔憂抵換來源不足,恐衝擊投資環境,希望能加入國外碳權
高雄永安至苗栗通霄的天然氣海管啟用逾20年,為穩定供應,中油規劃在舊管東側建備援海管,長達233公里。環保署昨(26)日辦理第422次環評大會,針對初審所提生態、漁業議題,環委已無意見/p>
歐洲每年約產生600萬輛報廢汽車,為提升資源自主、減少供應鏈斷鏈風險,促進再利用品質,歐盟執委會13日提出廢車輛指令 (End-of-life Vehicle, ELV)修正草案,從車輛設計就要考量再利用的便利性,
為達淨零碳排,各國除了設法減碳,也積極發展「碳捕捉、再利用與封存」(CCUS)技術。中油預計在苗栗通霄鑽井,將原本要開採天然氣的區域,改作碳封存試驗,今(25)日進入環評初審。
碳權交易所將在今(2023)年8月成立,環保署推出攸關碳權核發的「溫室氣體自願減量專案管理辦法」草案。造紙、鋼鐵公會於昨(24)日舉行的草案研商會質疑,自願減量專案排除碳排
隨著俄羅斯入侵「世界穀倉」烏克蘭,小麥價格持續走高,嚴重衝擊啤酒釀造業。今年春天,布魯克林酒廠(Brooklyn Brewery)跟精釀啤酒品牌「好釀酒人」(Brewgooder)聯手推出
能源局正研擬「再生能源用地白皮書」,盤點能源用地需求。受委託編撰的國立政治大學地政學系副教授鄭安廷19日對外說明光電篇的初稿內容,核心目標是建立「大小有別」
經濟部去年啟動「綠能發展區」政策,選定低地力農地、非養殖生產區魚塭等條件,以免經審查增加誘因,提高光電設置比例。內政部也配合鬆綁土地管制法規,引發民間質疑
亞洲近日暴雨成災,韓國的豪雨更造成數十人喪生。極端氣候造成的災難已非個案,如何落實調適工作也成為各國課題。環保署於去(2022)年邀內政部等16個部會擬訂「易受氣候變遷衝擊領域行動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