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點擊數: 224
紐西蘭首次發現大規模海綿白化 科學家憂「連串災難的開端」
《獨立報》報導,科學家首次在紐西蘭海岸觀察到原生海綿大規模白化。位於紐西蘭峽灣國家公園布雷西峽灣和道佛峽灣水下的海綿,外表原應呈現健康、天鵝絨般的棕色,如今卻變成白色。威靈頓維多利亞大學(Victoria University of ...
《獨立報》報導,科學家首次在紐西蘭海岸觀察到原生海綿大規模白化。位於紐西蘭峽灣國家公園布雷西峽灣和道佛峽灣水下的海綿,外表原應呈現健康、天鵝絨般的棕色,如今卻變成白色。威靈頓維多利亞大學(Victoria University of ...
《Carbon Brief》報導,一份刊登於《自然》(Nature)期刊的新研究顯示,全球暖化之下,哺乳動物被迫遷往較涼爽的地方,進而導致病毒傳播風險擴大,「無疑」將對人類健康造成影響。這份研究使用模型繪製出2070年之前,氣候變遷將如何改變3100種哺乳動物及...
帶魚是台灣餐桌常見的海鮮之一,銀色的表皮、扁長的體型、尖細的尾巴,以及銳利的牙齒,是人們對牠的第一印象,日本民眾更因其形似日本刀,稱之為「太刀魚」。其實帶魚的種類非常多,去(2021)年底發表在國際期刊《PeerJ》的一篇論文,就透過DNA序列資料...
《獨立報》報導,位於美國紐約曼哈頓的賈維茨會展中心(Javits Center),由於全棟建築外觀為深色鏡面玻璃,過去曾有「紐約鳥類頭號殺手」的惡名。但經過一番改造,現在已成為當地野生動物的避風港,還擁有全美第二大的節能綠屋頂...
《彭博》報導,美國加州的主要電網在上週六(4月30日)達成99.87%由再生能源供電的里程碑,並維持紀錄約2分鐘,朝2045年前實現100%乾淨電力的目標又邁進一步。其中大部分綠電來自洛杉磯南部的大型太陽能電廠。加州在2018年就已制定了2045年實現100%乾淨...
《衛報》報導,根據世界資源研究所(World Resources Institute, WRI)的最新資料,2021 年全球原始熱帶雨林持續遭到無情破壞。各方擔憂各國政府無法在2030年前實踐COP26上停止並扭轉森林濫伐趨勢的協議。從巴西亞馬遜河流域...
《衛報》報導,一份發表在《科學》(Science)期刊的新研究警告,全球暖化正劇烈改變海洋生態,可能引發數千萬年以來最嚴重的海洋物種大滅絕。燃燒化石燃料導致全球海水溫度正穩步攀升、海洋中的氧氣含量隨之下降,且海水因吸收大氣中的二氧化碳而酸化...
《衛報》報導,近日發表的報告指出,雖然去(2021)年全球興建中的燃煤電廠裝置容量有所下降,但煤炭使用量與全世界計劃興建的燃煤電廠數量仍太多,難以將暖化溫度控制在安全範圍內。在COVID-19大流行前,煤炭使用量以長期來說...
《衛報》報導,新研究指出,氣候危機可能使體型較小的蜜蜂數量增加,但使熊蜂的數量減少,對植物傳粉和整個生態系統有潛在連鎖效應。美國科學家花了超過8年的時間在洛磯山脈一處執行研究,捕捉了2萬多隻蜂,以了解不同蜂類對不斷變化的...
《紐約時報》報導,俄烏戰爭造成油價飆升,為增加美國國內石油供應,美國政府15日宣布,將繼續在公有地銷售新的石油和天然氣鑽探租約,為拜登上任後的首例。此舉也遭批評,違反了拜登減少化石燃料使用的競選承諾。美國內政部的聲明稿表示,下週將在九個州拍賣...
為了改善居民的健康狀況、實現氣候目標和打造更宜居的城市,減少城市汽車使用已成各國當務之急。然而到底哪些措施真的有助於減少城市裡的汽車使用率?《衛報》報導,瑞典隆德大學永續發展研究中心(Lund University Centre for Sustainability Studies)與...
《紐約時報》報導,美國最新研究發現,耐高溫和乾旱、能適應粗糙土壤的仙人掌,也可能是氣候變遷的受害者——研究估計,到本世紀中葉,可能有60%的仙人掌物種,將因為全球暖化而面臨更高的滅絕風險。根據美國亞利桑那大學(University of Arizona)學者1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