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點擊數: 226
歐洲議會拍板2035年禁售燃油車 3氣候法案二度表決後也過關
歐盟正式確立2035年禁售燃油車目標。歐洲議會日前(8日)以高票表決通過,在當天一系列與綠色政綱相關的密集法案表決中,這項提案的通過,對於氣候倡議是非常關鍵的捷報。事實上,不同陣營的議員皆有提出各自的版本,例如中間偏右陣營提出...
歐盟正式確立2035年禁售燃油車目標。歐洲議會日前(8日)以高票表決通過,在當天一系列與綠色政綱相關的密集法案表決中,這項提案的通過,對於氣候倡議是非常關鍵的捷報。事實上,不同陣營的議員皆有提出各自的版本,例如中間偏右陣營提出...
俄烏戰爭已持續四個月,在本月邁入第100天。《獨立報》報導,儘管俄羅斯在入侵烏克蘭後遭到大規模國際制裁,但在戰爭開始的頭100天,俄羅斯靠著化石燃料出口,仍為該國賺進930億歐元(約新台幣2.9兆)的鉅額收入。國際智庫分析,在100天內,俄羅斯出口化石燃料...
《路透社》報導,澳洲在新的工黨政府領導之下,總理艾班尼斯(Anthony Albanese)16日向聯合國提交更積極的減排目標,承諾2030年碳排放要比2005年減少43%,比前任保守派政府的26%至28%的目標更加積極,也逐漸追上其他富裕經濟體與《巴黎協定》一致的承諾...
《衛報》報導,美國政府資料顯示,現在全球大氣中的二氧化碳含量比前工業時代高出50%以上,將地球推往數百萬年來、前人類時代至今前所未見的境地。然而科學家表示,各國仍缺乏集體意志減緩二氧化碳濃度上升,世界「彷彿夢遊著走向災難」...
《獨立報》報導,過去一年,伊拉克大部分地區經歷了毀滅性的乾旱,人們和農作物都亟需水源。同時,伊拉克規模最大的摩蘇爾大壩(Mosul dam)水庫水位大幅降低,暴露出平常位於水下的湖床區域,並赫然現出已有3,400年歷史的的城市遺址。考古團隊認為,它是米坦尼...
《獨立報》報導,全美第一段能為電動車無線充電的道路即將動工。雖然道路總長只有1.6公里,但如果計畫成功,這種充電方式可以幫助電動車在不增加額外電池的情況下,行駛更遠,並可能提升油車換電車的意願。這段位於密西根州的道路預計明(2023)年啟用。密西根 ...
《衛報》報導,太平洋島國紐埃(Niue)宣布,將100%保護廣達31萬7,500平方公里的專屬經濟海域(exclusive economic zone, EEZ),面積相當於越南國土大小。距離紐埃最近的鄰國是600公里遠的東加。紐埃週邊環繞著廣大的珊瑚環礁,也是全球唯一發現平尾青斑海蛇(katuali...
《獨立報》報導,伊拉克和其他中東國家沙塵暴日漸頻繁,沙漠化的影響也越來越受關注。從今年3月以來,不過短短兩個月的時間,伊拉克已發生十次沙塵暴。23日的沙塵暴導致數百人因呼吸系統問題住院,當局特別呼籲工作者待在家裡不要出門。在此之前的兩次沙塵暴,甚至...
經過幾十年的奮鬥,美國潔淨能源蓬勃發展、電動汽車銷量飆升,風能和太陽能發電快速成長,為因應氣候變遷帶來曙光。然而,專家表示,美國過時的電力基礎設施再不進行大規模的整修改造,將會成為綠能發展的阻礙,而這個龐大任務...
《Euractiv》報導,歐盟執委會上周三(18日)正式提出「REPowerEU」計畫,將投資3000億歐元(約新台幣9.5兆),達成2027年停止向俄羅斯進口能源,並加速推動能源轉型等目標。不過執委會也承認,要取代俄羅斯石油和天然氣,歐盟得對新的化石燃料基礎...
環保署昨(23)日預告「第一批應盤查登錄溫室氣體排放量之排放源」修正草案,自2023年起,直接與間接溫室氣體排放量每年合計達2.5萬公噸二氧化碳當量(CO2e)的製造業者,將納入強制碳盤查的對象。環保署公告的排放源,每年依法需進行盤查並登錄,環保署也於2016...
《華盛頓郵報》報導,17日刊登在《刺胳針地球健康》(Lancet Planetary Health)的新研究顯示,污染仍然是世界上造成疾病和過早死亡的最主要因素——從2015年到2019年,空氣污染、水污染或有毒化學污染每年造成900萬人死亡,且90%以上發生在中低收入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