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點擊數: 363
逐步掌握全台藍碳生態系 海保署估:現存藍碳量逾34萬公噸
海委會海保署四年前開始系統性盤點海洋生態系分布,今(2)日公布碳匯能力估算結果,全台現存藍碳量逾34萬公噸,逐步掌握全台15縣市的「藍碳生態系」。海委會主委管碧玲表示,森林具碳匯能力早為人熟知,但近年科學家發現,紅樹林、海草這類海洋生態系的碳會能力更勝森林。海委會與各部會及地方政府建立合作網絡,藍碳復甦網絡指日可待。
海委會海保署四年前開始系統性盤點海洋生態系分布,今(2)日公布碳匯能力估算結果,全台現存藍碳量逾34萬公噸,逐步掌握全台15縣市的「藍碳生態系」。海委會主委管碧玲表示,森林具碳匯能力早為人熟知,但近年科學家發現,紅樹林、海草這類海洋生態系的碳會能力更勝森林。海委會與各部會及地方政府建立合作網絡,藍碳復甦網絡指日可待。
本土電線、電纜龍頭業者大亞集團近年跨足再生能源,旗下漁電共生案場「志光」規模全台最大,第一期85MW今年7月取得電業執照正式商轉,發電量逾億度。大亞也積極佈局儲能,光儲合一儲能系統同步竣工,目前規劃中的志光案場第三期,不排除規劃為室內型漁電共生。大亞董座沈尚弘強調,光電進場更需顧及社區及環境,會先得到里民的支持才做。
綠色和平發布「2023年氣候變遷議題調查」,顯示近九成民眾投票時會考慮氣候政策,但我國總統參選人目前提出的2030年再生能源佔比目標,皆遠低於國際期望。綠色和平昨(27)日呼籲各參選人,應將2030年的目標提高至40%以上,並提出具體發展政策,回應選民期待,趕上國際進度,擺脫緩慢蝸牛形象,朝淨零排放(Net-Zero)全速前進。
經濟部的組織調整昨(26)日正式生效,因應新興能源發展,能源局改制為能源署,組織架構從四組變六組,分工更細。而中央地質調查所與礦務局整併成立的「地質調查及礦業管理中心」,將投入地熱等再生能源探勘,並力拼年底前推出《礦業法》相關24個子法草案。
「運具電動化」被列為我國淨零戰略之一,經濟部長王美花24日回應電動運具業者訴求,透露明年將開放民眾出售換購電動機車碳權與空污額度給工業區,一輛最多4000元。若加上現有補助7000元
高雄興達電廠1、2號燃煤機組將分別在本月底、12月底除役,兩機組的操作許可也在本月底到期。高市府昨(25)日不再核發兩機組操作許可,意味這兩座全台最老、高齡40歲的燃煤機組
氣候法今年2月上路,台灣碳費子法卻遲遲未出爐。面對有民間企業開始規劃明年的減碳預算,環保團體與學者昨(21)日共同召開記者會,呼籲環境部今年底前將碳費費率定案。外界對碳費費率
上萬民眾用遊行為紐約氣候週揭開序幕後,20日登場的是聯合國氣候雄心峰會(Climate Ambition Summit)。聯合國秘書長古特瑞斯(Antonio Guterres)會前就放話不會邀請沒雄心、不積極行動的國家
經濟部即將公布離岸風電第三階段第二期選商規則草案,立委洪申翰與環團昨(19)日召開記者會,呼籲主管機關將「環境及社會承諾事項」納入評選項目,以避免離岸風電形成「重財力、技術」
有助於環境保護的「綠領工作」,是達成2050淨零目標重要助力。綠色和平今(19)日發布研究報告指出,四成青年不知綠領工作是什麼,七成認為自己不具備綠色職能,呼籲政府加強綠領人才的培訓。
在各種終結化石燃料的口號、音樂、標語、表演中,今年的紐約氣候週活動17日熱鬧登場。上萬民眾湧入曼哈頓,在聯合國總部大樓前疾呼,不僅要美國政府減少使用化石燃料,更是對聯合國
歐洲議會12日通過再生能源指令修正案,預計2030年再生能源占比可達42.5%,目標是45%,並要求政府劃設再生能源專區,專區內新設案場申請程序需在一年內完成,以加速再生能源進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