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點擊數: 4589
很困難,但有可能嗎? 2100年暖化1.5°C內的新途徑
近日科學家利用六種整合性模型(IAM)與五種SSP路徑模擬碳排的變化,試圖找出在2100年前達到暖化在1.5度C以下的途徑。模擬中,顯示了BECSS技術對於碳排量影響的差距。再生能源的使用…
近日科學家利用六種整合性模型(IAM)與五種SSP路徑模擬碳排的變化,試圖找出在2100年前達到暖化在1.5度C以下的途徑。模擬中,顯示了BECSS技術對於碳排量影響的差距。再生能源的使用…
公民加入發電,成為國家走向能源轉型的重要支柱,這樣的運動已在歐洲行之有年,例如在德國,46%綠能計畫是社區自有,由居民或農民營運,或經由合作社投入。看到德國經驗的公
台灣近年開始發展公民電廠,多數是透過民眾集資來投資太陽光電。由於風機一隻動輒上億元,集資門檻高,爭議性也大,至今還沒有公民投資風力電廠的案例。「只要社區居民想成
架個太陽能板,還可以賣綠電賺錢,聽起來很簡單。無論是在自己家裡裝設綠能,還是社區集資架設,廣義而言,都算是一種公民參與發電的「公民電廠」,但多年來進展卻很緩慢
在德國,能源的主人不再限於大電廠。2012年資料顯示,46%的再生能源裝置是由市民擁有-這包括民眾在自家裝設太陽能屋頂,或是跟著眾人一起投資能源合作社。市民力量的興起非常
「再生能源發展條例」2009年於立院通過,這是政府全力投入再生能源的開始,但意料外的紛爭卻接踵而至。三芝居民強力反對風機,2012年的苑裡反風機事件,居民與警方的強力衝突留
德國46%綠能計畫是由居民、農民、或經由合作社投入。為找尋這樣的市民力量,台灣從2014年開始嘗試各種型態的公民電廠。 從2014年民間開始成立各種綠電公司、綠電合作社,2017年政...
編按:從2014年的一人一千瓦社會企業、2016年的綠點能創社會企業(陽光伏特家)、綠主張綠電合作社,2018年的達魯瑪克綠電公司,及規劃中的濁水溪綠能生產合作社等,師法歐陸公...
美國總統川普上任滿一年了,一份報告顯示,在第一年任期間,北美銀行對於化石燃料的融資不減反增,尤其是提供給「極端化石燃料」的資金增加了11%,來到1150億美元(約新台...
在太陽能板政策推動與技術發展的過程中,其廢棄物處置向來廣受討論,於今年(2018年)亦可見新聞媒體對此議題之關注。在媒體報導之討論太陽能板廢棄物之爭議主要有兩項。一
研究發現,按照本世紀末預測,也就是暖化升溫3.2°C的情境下,可能導致亞馬遜流失幾乎50%的動物物種。研究人員檢視在全球35個自然生態最豐富地區,氣候變遷對近8萬種植物和...
台灣教授協會22日舉行座談會,對台灣空污治理提出加強跨縣市防治力道、這次空污法修法需要再加嚴的建議,中部地區更是需要從中火、中龍、彰濱、六輕等沿海大型工業的減排最先做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