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點擊數: 754
暖化讓動物也「過勞」 研究:北極熊、獨角鯨花四倍力氣求生存
自1979年以來,能供北極熊們狩獵的海冰每10年縮水13%。研究顯示,北極熊現在平均得游泳三天才能找到海豹,或者尋找能量密度較低的陸域食物來源,因此牠們得走更多路。陸域食物難以彌補狩獵海豹機會的減少,這讓北極熊更容易餓死...
自1979年以來,能供北極熊們狩獵的海冰每10年縮水13%。研究顯示,北極熊現在平均得游泳三天才能找到海豹,或者尋找能量密度較低的陸域食物來源,因此牠們得走更多路。陸域食物難以彌補狩獵海豹機會的減少,這讓北極熊更容易餓死...
歐盟持續邁向2050年淨零排,其中一項任務,就是在紓困振興的同時,推動老舊建築節能翻修,還要融入新歐洲美學,帶起一波城市和建築的大規模轉型。老舊建築持續消耗大量能源,單單建築就佔了歐盟耗能40%,既有建築節能翻修率卻僅1%...
衛報分析20年來累積的資料發現,野火正蔓延到地球上以前不那麼容易起火且燃料豐富的地區。儘管在這段期間,全球每年的總燃燒面積保持相對穩定,但研究顯示,火災的地域性正在發生變化,受影響的森林變多、草原變少...
自然襲產是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所認定,擁有特殊地貌、罕見生態過程、重要棲息地和生物多樣性的地點,是地球上最有價值的自然資產。但現在有1/3的自然襲產受到氣候變遷的影響,包括世界最大的珊瑚礁——澳洲大堡礁。IUCN最新的三年一期報告中...
東京都宣示2030年要達成「零汽油車」的目標,乍看之下,很容易讓人以為這是絕對性的政策,像是真材實料的越前蟹火鍋;但仔細理解之後,東京的「 零碳排車普及計畫 」竟然還包含使用汽油的混合動力車,像是蟹肉含量不明的蟹肉棒。「無油車」跟「插電式混合動力車」的差距...
台灣近年發生若干農地種電爭議,網友在思索兩全其美之道時,也會想到中小企業、工廠等農地之外的地方,是否也能「地盡其利」。在日本,除了知名大公司成為使用再生能源的標竿外,許多中小企業也因政策鼓勵與其他考量,透過裝設太陽能板...
每年都有一片與丹麥國土大小相當的原始熱帶森林遭到破壞——隨著氣候變遷加劇、生物多樣性下滑,世界各國對造林的重視程度隨之提高,不過該如何避免在錯誤的地方種植錯誤的樹種?科學家今年擬定一份「造林十大黃金守則」...
根據世界自然基金會(World Wide Fund for Nature, WWF)委託編撰的一份報告,雙重堤防的設計能讓潮水停留在兩個堤防間的「緩衝區(transitional polder)」,可有效防禦上升的海平面,是永續、自然且經濟的氣候調適方案...
上一篇電動車Q & A問答大蒐羅Part I為大家解答電動車的減碳效果、用電量、能源效率、保養,以及電池排碳和效率等問題,這一篇將介紹電動車結構、充電、價格,還有一些小知識...
2020年全球電動車銷售量不畏疫情逆勢成長逾40%,甫上台的美國拜登政府更就宣佈65萬輛公務車未來將全數汱換成電動車,讓電動車的話題在2021年一開年就吸引大眾注意。但是一般民眾對於電動車仍存有許多疑問...
英國衛報報導,近期一份研究顯示,由於氣候危機導致海洋環境快速變化,可能導致座頭鯨(Humpback Whale,學名:Megaptera novaeangliae)難以繁殖下一代...
如同世界上的許多國家一般,武漢肺炎(COVID-19)在日本越演越烈,在避免外出、群聚、密切接觸的要求下,改變了人們的生活型態。有調查指出,疫情下日本家戶能源負擔增加;相對的,為減少能源消費,民眾對太陽能的興趣也提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