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點擊數: 431
深坑火災釀北市十年來最大惡臭事件 市府評估建立異味應變措施
深坑昨(20)日發生火警,煙霧引起北市近十年來最大規模的惡臭污染事件。許多雙北民眾都聞到異味,各測站的空品數據卻顯示正常,細胞簡訊等應處措施也未啟動。環境部今日表示,
深坑昨(20)日發生火警,煙霧引起北市近十年來最大規模的惡臭污染事件。許多雙北民眾都聞到異味,各測站的空品數據卻顯示正常,細胞簡訊等應處措施也未啟動。環境部今日表示,
環境部長薛富盛今(20)日表示,本月底將組成碳費審議會,委員共21名,包含六名公民團體代表,3月底就會推出碳費費率草案。他透露,未來業者若採用SBTi歐盟減碳標準,不排除可享有一半以上
在氣候變遷持續受到各界關注的情況下,如何取得更永續的能源成為當務之急,而關於生質燃料的討論也從未中斷過,只是,生質燃料真的是乾淨、永續的未來能源嗎?生質燃料最重要的原料之一就是
全球全力拚綠能,風電與光電產業前景看好,離岸風電卻遇上逆風。全球離岸風電龍頭沃旭(Ørsted)投資美國市場失利,7日宣布一系列對策,決定裁撤600~800個職位、暫停發放2023年至2025年
地底煤礦坑不時湧出的地下水是挖礦的阻礙,礦工要將水抽走才能繼續工作。隨著煤礦業沒落,人聲鼎沸、提供珍貴能源並養活無數人的巨大甬道跟著荒廢,從此成為闃黑的深潭。煤礦曾是英國繁
2023年2月15日我國公告實施《氣候變遷因應法》(簡稱氣候法),於昨(15)日上路滿一週年。台灣氣候行動網絡總監趙家緯評點,這一年的進度「不如預期」,但已可從台灣社會的討論中看見
經濟部「先環評、再遴選」的離岸風電區塊開發選商規定,導致逾半通過環評初審案件做白工。為降低行政成本,環境部2日預告新作業要點,未來離岸風場環評初審改為「先遴選、再環評」,案件
因應《再生能源發展條例》修法,經濟部與內政部擬規定未來新建、增建或改建建築物如面積達1000平方公尺(約300坪)以上,每20平方公尺應設置1瓩太陽光電。5日辦理研商會,民團表示該法案
2020年夏天台灣海域經歷一場大規模珊瑚白化,三到四成珊瑚死亡,許多區域的珊瑚白化預警等級來到「二級警戒」,這是美國國家海洋暨大氣總署(NOAA)預警系統中最嚴重的一級,代表「可能會發生
多個民間團體與多位農漁民今(30)日提出全國首件氣候憲法訴訟,認為我國《氣候變遷因應法》未制定短、中期減碳目標,未能保護人民基本權利,加上環境部至今未公告2030年減碳目標
用洗澡水做成的啤酒,你敢喝嗎?事實上,在乾旱日益嚴重的趨勢下,美國地方當局開始思考污水循環利用的可能性,讓回收水不再只有灌溉、洗衣、冷卻水塔的用途,還能成為飲用水。一家污水
推動淨零轉型,城市的重要性不輸國家。但據英國非營利機構「淨零追蹤器」(net zero tracker)統計,全球超過50萬人口的城市,僅有1%(七座)把淨零目標入法。在台灣,六都均已啟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