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點擊數: 1082
鳳梨田的循環農業學 纖維再利用、生物炭有機耕作 減廢又固碳
鳳梨在生產過程中,產生的農業剩餘物量相當大。這些剩餘物過去都當成農業廢棄物,有些打碎回到田間作為堆肥,或當成垃圾焚化處理。在循環經濟的概念下,農業剩餘物的處理...
鳳梨在生產過程中,產生的農業剩餘物量相當大。這些剩餘物過去都當成農業廢棄物,有些打碎回到田間作為堆肥,或當成垃圾焚化處理。在循環經濟的概念下,農業剩餘物的處理...
氣候變遷、火災和水力壓裂頁岩氣開採,已經成為11月3日美國總統大選前的社會討論焦點。兩位候選人在氣候、環境和乾淨能源方面提出了截然不同的願景。在川普總統任職期間...
台灣智慧移動產業協會(SMAT)21日舉辦「第一屆智慧移動產業論壇」,席間王美花表示,已經有看到預測資料指出,油車與電動車的「死亡交叉」,最快明年就會出現...
未來四年誰入主白宮,很可能對氣候變遷的因應有關鍵性的影響。氣候變遷科學家表示,川普連任可能使全球暖化失控。他們擔心,再給川普四年任期,石油和天然氣基礎設施...
爭議多時的台東知本光電開發,即將進入中央審查程序最後關卡。今天(20日)卑南族卡大地布部落代表前往行政院抗議,除遞送1萬多人連署支持的「終止知本光電」訴求...
國際能源署(IEA)13日發表《2020年世界能源展望(World Energy Outlook 2020)》報告。這份長達464頁的展望報告指出,武漢肺炎(COVID-19)造成的動盪將使未來20年全球能源使用存在高度不確定性...
今天地球上只有一種人類存活下來,就是智人。導致數個遠古人種滅絕,只剩智人遍佈整個地球的原因是什麼?有研究發現,早期其他人類物種滅絕的原因可能和今日人類的最大威脅一樣——氣候變遷...
或者需要居家隔離、透過雲端在家工作。而由於在家的時間變長了,特別是白天在家的時間變長。民眾對於(白天的)用電量及其花費變得較為敏感,對裝設太陽能板的興趣也隨之提高...
2015年公布實施的《溫室氣體減量及管理法》(簡稱溫管法)即將修法。環保署昨(6)日在高雄舉辦溫管法修法座談會表示,由於現行溫管法政策工具不足,各部會因應權責不明...
《氣候之家》報導,波蘭政府和工會代表已談定2049年前逐步淘汰煤礦開採活動。經過數天的談判,25日雙方終於在波蘭南部的煤炭大城卡托維茲市達成協議。上週,數百名礦工以拒絕離開...
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在聯合國大會上宣布中國力爭於2030年前碳排放量達峰,並於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各方專家解讀這一最新氣候承諾...
匯豐銀行執行長祈耀年(Noel Quinn)向路透社表示,匯豐將以2050年所有客戶淨零碳排放為目標,並提供7500億美元至1兆美元的綠色融資,幫助客戶實現轉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