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點擊數: 319
工總白皮書 疾呼政府加速碳交易制度 規劃「零碳轉型」疫後振興
全國工業總會昨(12日)公布「2021年全國工業總會白皮書」,內文多次強調政府應重視極端氣候風險,加速完善合理的碳定價與碳交易制度,並敦促政府在疫情後的振興復甦計畫需納入淨零轉型...
全國工業總會昨(12日)公布「2021年全國工業總會白皮書」,內文多次強調政府應重視極端氣候風險,加速完善合理的碳定價與碳交易制度,並敦促政府在疫情後的振興復甦計畫需納入淨零轉型...
台塑六輕的麥寮電廠有3座燃煤機組將於2025年前除役,改建為燃氣機組。台灣健康空氣行動聯盟等環保團體與立委今(12日)舉行記者會批評,台塑集團的碳排占了全國1/4,六輕內還有16座汽電共生鍋爐仍持續...
永續能源研究基金會12日公布了今(2021)年度的「台灣電力使用與能源轉型民意調查」結果,統計指出,多數台灣民眾對於再生能源發展抱有期待,但卻對整體能源政策、減碳政策的掌握度不足。基金會認為...
聯合國昨天(9日)發布重磅科學報告,未來20年全球升溫將超過1.5°C,且在最糟的情境下,2027年就可能提前達到升溫1.5°C,人類挽救只剩一線生機。中研院環境變遷中心特聘研究員許晃雄表示...
如果想要購買碳足跡較低的海鮮,一般民眾最直覺的想法就是到附近的漁港/魚市場採購漁貨。但凡事就是有個但是,比起陸地上的運輸,影響碳排放量最大的其實是漁船作業方式。根據統計,捕撈漁業的碳排主要來自漁船柴油引擎...
隨著氣候變遷影響逐漸加劇,很多地方的氣候也開始出現變化,對氣溫、濕度敏感的動物被迫展開長征,遷移到更適合他們居住的地方,人類也會因此受到衝擊嗎?對於生物來說,氣候條件是關乎生存的重要因素之一,而隨著氣候變遷的影響日漸加劇,全球均溫上升...
衛報報導,氣候科學家偵測到墨西哥灣流衰弱的警訊,而這正是地球的重要氣候臨界點之一。墨西哥灣流的一部分——大西洋經向翻轉環流(AMOC),在上個世紀幾乎完全失去穩定性,處於至少1600年來最弱的狀態,但新的研究發現,它可能已經...
聯合國政府間氣候變遷專門委員會(IPCC)發表2021年科學報告,說明人為氣候變遷之下,水災、野火等正在和預計將發生的變化。這是IPCC繼2013年首次發表評估報告「AR5」後,第一次的科學回顧。最新評估報告AR6分成三個部分...
根據國際非政府組織樂施會(Oxfam)的報告,若全球政府和企業只想靠種樹造林來達到2050年淨零排放,需要至少16億公頃的土地,大約是五個印度國土面積,才辦得到。若真的這麼做,發展中國家的糧食價格可能會飆漲...
環保團體熱帶雨林行動網(Rainforest Action Network, RAN)近日發表一項報告,金鷹集團旗下棕櫚油企業,持續向涉嫌破壞蘇門答臘紅毛猩猩棲地的栽植園採購原物料,該企業的客戶包含雀巢、百事可樂和聯合利華等國際企業...
獨立報報導,華盛頓大學生物學助理教授亞伯拉罕(Briana Abrahms)博士警告,極端氣候事件和全球暖化的長期影響,如北極冰層流失,都可能加劇人與動物之間的致命衝突。亞伯拉罕在學術期刊《科學(Science)》上撰文指出...
能源轉型須加快腳步,地面型光電案場卻接連出現社會爭議。上週五(6日)的「2021新能源論壇」上,光電業者指出,太陽光電的減碳效益是種樹的50倍,呼籲政府適度釋出平地造林地做光電。業者形容,面對氣候緊急狀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