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點擊數: 408
300坪以上新建物擬強制裝光電 民團批太保守 籲下修至90坪
因應《再生能源發展條例》修法,經濟部與內政部擬規定未來新建、增建或改建建築物如面積達1000平方公尺(約300坪)以上,每20平方公尺應設置1瓩太陽光電。5日辦理研商會,民團表示該法案
因應《再生能源發展條例》修法,經濟部與內政部擬規定未來新建、增建或改建建築物如面積達1000平方公尺(約300坪)以上,每20平方公尺應設置1瓩太陽光電。5日辦理研商會,民團表示該法案
2020年夏天台灣海域經歷一場大規模珊瑚白化,三到四成珊瑚死亡,許多區域的珊瑚白化預警等級來到「二級警戒」,這是美國國家海洋暨大氣總署(NOAA)預警系統中最嚴重的一級,代表「可能會發生
多個民間團體與多位農漁民今(30)日提出全國首件氣候憲法訴訟,認為我國《氣候變遷因應法》未制定短、中期減碳目標,未能保護人民基本權利,加上環境部至今未公告2030年減碳目標
推動淨零轉型,城市的重要性不輸國家。但據英國非營利機構「淨零追蹤器」(net zero tracker)統計,全球超過50萬人口的城市,僅有1%(七座)把淨零目標入法。在台灣,六都均已啟動
離岸風電政策進入第三階段區塊開發,開發深水海域、沒有基座的浮動式風電成為下一個試驗對象。根據能源署最新草案,示範案規模以浮台設置數量6~12座(裝置容量約90~180MW)為限,
離岸風機打樁噪音恐致鯨豚聽力受損,增加擱淺風險,昨(1)日沃旭能源在其大彰化東北風場的環差會議上宣布,該案所有基樁採用毋須打樁的「負壓沉箱基礎」,成為離岸風場首例。該案增加
法國1月內閣改組,最年輕總理艾塔爾(Gabriel Attal)9日上台,能源事務在11日從生態部轉入經濟部,原能源轉型部長卸任。就在改組前幾天,法國也公布了《能源主權法案》(energy sovereignty
沉重的底拖網沿著海床拖行,不僅有混獲、破壞海床等問題、還擾動海底沉積物,釋放隱含在沉積物中的碳。跨國團隊近日揭露,這些碳釋放到海中後,會進一步排放到大氣中。
電動車銷售蒸蒸日上,減碳成績卻不如預期?美國非營利組織寇圖拉(Coltura) 發現,有一群「超級駕駛」(super drivers),人數不到開車族的10%,但每天平均行駛里程超過170公里,汽油消耗是一般駕駛的五倍。
經濟部上週預告今(2024)年再生能源躉購費率草案,太陽光電費率整體下修,但是新增最小10瓩以下級距,每度最高5.7元,鼓勵發展微型屋頂光電。
一年一度的世界經濟論壇1月15至19日登場,全球約800多位企業領導人、政要齊聚在瑞士達沃斯(Davos)。今年論壇主題是「重建信任」(Rebuilding Trust),希望在加薩危機、烏克蘭的戰爭、大選舉年等政經不穩定的情況下,重建社會和國際信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