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點擊數: 4666
很困難,但有可能嗎? 2100年暖化1.5°C內的新途徑
近日科學家利用六種整合性模型(IAM)與五種SSP路徑模擬碳排的變化,試圖找出在2100年前達到暖化在1.5度C以下的途徑。模擬中,顯示了BECSS技術對於碳排量影響的差距。再生能源的使用…
近日科學家利用六種整合性模型(IAM)與五種SSP路徑模擬碳排的變化,試圖找出在2100年前達到暖化在1.5度C以下的途徑。模擬中,顯示了BECSS技術對於碳排量影響的差距。再生能源的使用…
公民加入發電,成為國家走向能源轉型的重要支柱,這樣的運動已在歐洲行之有年,例如在德國,46%綠能計畫是社區自有,由居民或農民營運,或經由合作社投入。看到德國經驗的公
台灣近年開始發展公民電廠,多數是透過民眾集資來投資太陽光電。由於風機一隻動輒上億元,集資門檻高,爭議性也大,至今還沒有公民投資風力電廠的案例。「只要社區居民想成
架個太陽能板,還可以賣綠電賺錢,聽起來很簡單。無論是在自己家裡裝設綠能,還是社區集資架設,廣義而言,都算是一種公民參與發電的「公民電廠」,但多年來進展卻很緩慢
在德國,能源的主人不再限於大電廠。2012年資料顯示,46%的再生能源裝置是由市民擁有-這包括民眾在自家裝設太陽能屋頂,或是跟著眾人一起投資能源合作社。市民力量的興起非常
「再生能源發展條例」2009年於立院通過,這是政府全力投入再生能源的開始,但意料外的紛爭卻接踵而至。三芝居民強力反對風機,2012年的苑裡反風機事件,居民與警方的強力衝突留
德國46%綠能計畫是由居民、農民、或經由合作社投入。為找尋這樣的市民力量,台灣從2014年開始嘗試各種型態的公民電廠。 從2014年民間開始成立各種綠電公司、綠電合作社,2017年政...
編按:從2014年的一人一千瓦社會企業、2016年的綠點能創社會企業(陽光伏特家)、綠主張綠電合作社,2018年的達魯瑪克綠電公司,及規劃中的濁水溪綠能生產合作社等,師法歐陸公...
在太陽能板政策推動與技術發展的過程中,其廢棄物處置向來廣受討論,於今年(2018年)亦可見新聞媒體對此議題之關注。在媒體報導之討論太陽能板廢棄物之爭議主要有兩項。一
每個地方的日照、溫溼度、風向、降雨都不同,也隨四季而異。坐北朝南不再是金科玉律,建築師如何配合當地氣候條件,設計最節能的建築,其實是仰賴「微氣候」資料。這些過...
行政院去年底宣布電動車化時程——2040年禁售燃油汽車,以解決空污問題,但嚴峻的供電考驗正在前方。電動車能藉著能源管理系統分散充電嗎?更甚者,電動車電池可以反過來充電到...
行政院2017年底宣布電動車化時程——2040年禁售燃油汽車。對比電動車發展緩慢,又缺乏政策鼓勵的現況,不少人質疑達成的可能性;也有人認為,2040年還很遠,慢慢準備就好。但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