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題報導

    研究:北京孕婦體內鋰濃度比工業城市高出40倍


    最新研究發現,北京孕婦和新生兒體內的鋰濃度高得驚人,甚至是其他城市的40倍以上,來源卻無法追溯。專家懷疑可能跟當地盛行的鋰電池產業有關,特別是中國的鋰電池回收率太低,可能讓鋰滲入大環境,進而影響胎兒健康

    記取obike前車之鑑 共享電輔車再升級

    你平常會使用共享單車嗎?在台灣,YouBike早已成為都會區民眾無碳排移動的選項,除了常見的共享單車,近年共享電輔車也悄然興起

    全球暖化加劇,數位孿生如何改寫建築未來、打造宜居城市?

    氣候變遷下,如何讓建築、城市變得更節能、更環保,甚至具備調適和抵禦氣候變遷的能力?數位孿生或許是個解方,這項技術能為實體建築、甚至整個城市創建可同步的虛擬分身

    精選新聞

    環團:有害空氣污染物具致癌風險 數千學童長期暴露卻不知

    環境部上月發布《空氣品質政策白皮書》,部長彭啟明強調以「健康為本」作為空污治理核心。不過,地球公民基金會、環境權保障基金會等環團與民進黨立委林月琴昨(2)日召開記者會,批評空污監測數據揭露缺失

    澳洲最大最老天然氣廠獲准延長營運40年 威脅全球氣候承諾

    澳洲五月大選,高舉氣候牌的工黨大勝,卻在選後火速批准澳洲最大且最老的液化天然氣(LNG)延役40年。營運商天然氣巨頭伍德塞德能源(Woodside Energy)須在10天內回應附帶條件,以確認最終決定

    香蕉拉警報!氣候變遷、病害、基因單一威脅全球主要出口產區

    走遍世界各地,超市最常見到的水果就是香蕉。拉丁美洲與加勒比海地區是香蕉出口大國,但高溫、暴雨、乾旱、黃葉病等正在摧毀蕉園

    電子報

    [Newsletter] 2050倒數淨零 Countdown to Zero

    為了達到《巴黎協定》中將全球升溫控制在1.5°C以內,各國透過致力於實現淨零排放目標,作為對氣候科學最好的回應;由於科學數據明顯證實全球暖化與人類活動製造的碳排放成正比,因此透過各部門別減少或停止碳排...

    [Newsletter] 氣候治理下的公民參與機制

    隨著氣候緊急的時代來臨,各國政府無不積極推出長遠的減碳規劃與設立新的減碳目標,更透過增修法律或另訂氣候變遷法,使政策有效落實;然而,無論是在執行政策或訂定法律之前,若缺乏公民溝通或是社會高度共識與支持,往往會造成反效果...

    [Newsletter]「邁向深度低碳社會:溫室氣體減量與能源轉型政策研討會」會議紀實(下)

    2020年10月20日中研院舉辦「邁向深度低碳社會:溫室氣體減量與能源轉型政策」第二場次由周桂田教授主持,以「溫室氣體減量及管理法修法及能源轉型...

    相關連結

    COPYRIGHT © 2021 中央研究院環境變遷研究中心
    計畫名稱:永續科學研究計畫「臺灣2050零碳社會的轉型治理分析與實踐」
    本網站由風險社會與政策研究中心環境資訊中心共同更新維護
    臺灣大學風險社會與政策研究中心
    地址:臺北市羅斯福路四段一號 臺灣大學社會科學院(頤賢館)514室 電話:02-33668422

    文章瀏覽點擊數
    2103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