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新聞

    環境部5000萬「冷卻行動補助」上路 開放醫院、商辦、百貨大樓申請

    天氣越來越熱,不少民眾會躲進百貨公司避暑。但這些商家如持續使用老舊空調、舊型冷媒,也可能加劇全球暖化及都市熱島效應。環境部昨(24)日宣布推出5000萬元「冷卻行動示範運行補助計畫」,讓商辦、商業大樓、旅館、醫院、學校、工廠改善空調系統,使室內空間降溫也能兼顧減碳,申請從即日起至7月31日截止,每案最高補助500萬元。

    東京鐵塔外的噴霧設施,協助民眾在炎炎夏日中降溫。攝影:陳昭宏
    民眾常於炎炎夏日至有冷氣的商場避暑。圖為東京鐵塔賣場外的噴霧設施,協助降溫。攝影:陳昭宏

    環境部推5000萬補助 降溫也要顧減碳

    高溫來襲時,許多人會躲進有冷氣的地方避免熱傷害。然而,聯合國環境規劃署(UNEP)指出,全球空調、電扇等冷卻設備的總用電量,佔總耗電約1/5,且2050年冷卻設備容量將增至目前三倍。此外,都市的人類活動如空調、運輸、工業廢熱等,加上綠地減少、建材吸熱等因素,也可能造成熱島效應,使全球都市在2100年平均升溫達到4°C。

    環境部昨日表示,回應國際間提出的《全球冷卻行動承諾》(Global Cooling Pledge),即日起運用前瞻基礎建設第五期特別預算5000萬元,推動冷卻行動示範運行補助計畫,補助醫院、學校、旅館、商業或辦公大樓、機關(構)、非屬碳費徵收對象的工廠,以及農業相關設施,汰換空調或冷卻系統。

    環境部表示,本次補助為示範性質,補助對象必須成為案例,供未來應用推廣。因此業者汰換設備時,必須選用冰水主機、儲冰系統、空氣壓縮機等能耗較少的系統,或是加設能源管理系統(EMS)、改用不具暖化潛勢的替代冷媒、或其他相關創新技術。

    業者已完成碳盤查可優先獲補助 每案最高500萬元 

    根據冷卻行動示範運行補助計畫,環境部每案最高補助500萬元,項目包含安裝時的材料、零件、設備費,以及工程施作的各種必要費用。申請自即日起至7月31日止。未來業者執行完計畫,也必須連續三年進行碳盤查,並提出節能成效報告,分析每季用電及操作維護成本,讓計畫效益能長期被評估。

    環境部表示,申請案將由氣候署遴選專家、學者組成審查小組,審查項目包括計畫的節能率、減碳量,以及降低尖峰時段用電量的能力。由於補助計畫目的在示範推廣,因此也會考量技術創新及示範推廣的可能;已完成溫室氣體盤查、規劃導入能源管理系統的業者,都有機會優先獲得補助。

    環境部表示,空調、冷卻設備耗能高,生活周遭也因空調運作而升溫,因此各部會必須合力推動「永續冷卻」,包括推廣高能效的空調系統、汰換高溫潛勢冷媒,以及建築節能等。未來也會參照《全球冷卻行動承諾》繼續推動創新技術。

    中午等公車的民眾撐起陽傘,或直接躲進陰影。攝影:陳昭宏
    中午等公車的民眾撐起陽傘,或直接躲進陰影。攝影:陳昭宏

    《全球冷卻行動承諾》(Global Cooling Pledge)是2023年的第28屆聯合國氣候大會(COP28),由阿拉伯聯合大公國、聯合國環境規劃署共同發起,目標為2050年的空調碳排,降至2022年的68%,目前已有德國、美國、日本等72個國家加入響應。為了達到目標,該承諾建議的做法包括提高能源使用效率、減少使用高暖化潛勢冷媒等。

    相關連結

    COPYRIGHT © 2021 中央研究院環境變遷研究中心
    計畫名稱:永續科學研究計畫「臺灣2050零碳社會的轉型治理分析與實踐」
    本網站由風險社會與政策研究中心環境資訊中心共同更新維護
    臺灣大學風險社會與政策研究中心
    地址:臺北市羅斯福路四段一號 臺灣大學社會科學院(頤賢館)514室 電話:02-33668422

    文章瀏覽點擊數
    21244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