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報

    [Newsletter]「邁向深度低碳社會:溫室氣體減量與能源轉型政策研討會」會議紀實(下)

    文/吳宜靜 環境資訊中心專案經理

    會議

     

      2020年10月20日中研院舉辦「邁向深度低碳社會:溫室氣體減量與能源轉型政策」第二場次由周桂田教授主持,以「溫室氣體減量及管理法修法及能源轉型推動」為題,聚焦溫室氣體減量及管理法(以下簡稱「溫管法」)修法與能源轉型。

      研究團隊指出,歐洲將在2050年成為首個碳中和大陸,中國也宣告要在2060年達到碳中和。反觀台灣,溫管法的長期目標並不是那麼積極,同時也缺乏長期氣候的行動的路徑。

     

    氣候調適、碳價遲滯 溫管法沒有說清楚的事

      研究團隊向在場的經濟部能源局、環保署、行政院能源及減碳辦公室以及立法委員提出建言。表示台灣政府在氣候治理上有統籌效力不彰,分工、權責不明,以及程序繁冗三大行政問題;而溫管法中對於氣候調適專章也未有清晰的規劃。此外,面對碳價時代來臨,制度上也出現碳價遲滯、未落實總量管制交易、忽略能源轉型白皮書中推動能源稅決定等問題。

      研究團隊針對溫管法提出三項建議:

      第一,建立「氣候會報」的機制,讓各部門承擔具體的減量目標;

      第二,訂定氣候調適專章;

      第三,若欲符合巴黎協定,2020年前有效碳價水準須達每噸40-80美金(台灣預期碳費水準約為3美金,約折合台幣100元)。

     

    經濟部、環保署同聲:實施碳價將是重要的措施

      經濟部能源局游振偉局長回應,經濟部一直很關注國際間碳稅費的發展,無論是碳稅、碳費或碳關稅,都需要在國家整體層級思考,並考慮收費機制的用途是否可以專款專用。「外部成本內部化的概念,如果可以回到減碳的使用,也許會更符合積極減碳的進程。」氣候調適專章的部分,則會先以國營事業來推動,預計會先著手風險辨識,並擬定調適策略,以及監測回饋的機制。

      環保署環管處處長蔡玲儀表示,台灣溫室氣體排放的峰值已經過了,雖然目前碳排的年平均成長率為0.2%,仍希望在2050年達成較基準年(2005年)減量50%的目標,未喊出淨零碳排的時程。她坦言,台灣達到淨零碳排的時間,一直是政府部門和民間的爭執點,2050年實現淨零碳排對台灣來說是一個很大的挑戰。

      蔡玲儀進一步說明,溫管法授權訂定總量管制與排放交易制度,現已完成盤查登錄、抵換專案管理等辦法。但由於目前市場規模小、額度流動性不佳,因此環保署會把重心放在增加收費機制,並運用環境稅費的收入,以專款專用的方式,回到減碳的用途,提供產業減碳的誘因,包含補助或獎勵產業節能、提高能源使用效率、補助或獎勵住商及運輸部門減量等等。

      她表示,碳稅是由財政部主導,環保署基本上也沒有主張要由環保署來收費,或者是財政部去收稅。「不管是碳稅或者碳費,產業都會是最主要的對象,產業的態度就會決定這個制度推不推得動。」環保署花很多時間在跟各產業溝通,環保署也預計採取差別費率的作法,產業如果減碳做得好,就可以繳比較少的稅費;如果始終不願意進來減碳的話,可能就需要繳比較多的費用。她強調,碳税或碳費必須趕快推行,「面對國際減碳的壓力,已經沒有時間再等待。」

     

    推動氣候議題 兩位立委這麼說

      「減碳是社會過程。」立法委員洪申翰強調:「我們不太能繼續站在2015年的基礎來討論。溫管法一定要改成氣候變遷法,不能只有減量和調適,而是一個氣候政策。」他指出,接下來台灣颱風的數目會陸續變少、極端降雨會變多,「桃竹苗停灌之類的事件不會只是某一年的問題,要不要把它當成是氣候變遷衝擊的問題或氣候調適的問題?」

      洪申翰說明,過去台灣的政治過程發生空氣污染 PM2.5 連結上減煤運動。但認知層次上,「減碳」對社會大眾來說,仍是一件非常抽象的事情,「大家都會聯想到管制。如何把限制條件變成系統性解決方案的契機,是需要有意識加以特別處理的事情。」此外,他特別提及氣候科學是整體氣候治理的基礎,期望在溫管法修法中,要連結到科學性的事實掌握和衝擊評估。

      立法委員賴品妤分享推動氣候議題的經驗,她說明,自己的選區中有核電廠,但相關能源氣候相關的議題卻很難推動,相關的訊息發佈在臉書上,或是親身跟地方溝通的時候,反應普遍都比較差。她也觀察到,減碳在每一個部會並沒有被當作上位的政策,例如交通部推出的措施,可能不是從氣候變遷的考量作為出發點。「作為民代,希望公部門或是各界的平台可以儘速整合,這明明是很重要的議題,卻顯得非常非常模糊。」

     

    氣候治理仍需整體戰略

      行政院能源及減碳辦公室副執行長林子倫表示,氣候治理的參與者很多,有多層次、多面向、多主體的特性,這也就是為什麼氣候這個議題這麼複雜難解的原因。

      洪申翰補充說明,氣候的戰略是動態的過程,要讓能做出貢獻的人彼此互相支援。回顧這一年,政策的討論已經有很多進展,其中也包含公民參與的平台,未來還是要繼續談政策標的和法案標的。然而,企業的典範轉移、NGO要怎麼做、學界可以貢獻什麼,這類戰略問題的討論反而比較少。

      周桂田教授總結,整體戰略應該是行政部門的工作,但目前氣候治理體制整個決策系統到對外的支援體系都非常模糊,例如有沒有氣候會報?氣候政策如何主流化?一旦上位沒有談清楚、統整的圖像沒有出來,「現在談第二期溫室氣體減量期程,我覺得也是忙死大家。這個是一個總體,因此還是再回到政策主流化,以及怎麼配合科學的進程。」

     

    會議

     

     

    歷史報區

    邁向低碳社會
    創刊號
    2017-08-04
    低碳社會知多少
    第二期
    2017-11-16
    擁抱低碳世
    第三期
    2018-12-21
    擁抱低碳世
    第四期
    2019-12-27

     

    擁抱低碳世
    第五期
    2020-10-29

     

    COPYRIGHT © 2021 中央研究院環境變遷研究中心
    計畫名稱:永續科學研究計畫「臺灣2050零碳社會的轉型治理分析與實踐」
    本網站由風險社會與政策研究中心環境資訊中心共同更新維護
    臺灣大學風險社會與政策研究中心
    地址:臺北市羅斯福路四段一號 臺灣大學社會科學院(頤賢館)514室 電話:02-33668422

    文章瀏覽點擊數
    18120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