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點擊數: 344
你不可不知的2020年十大氣候科學事實
因為疫情,各國實行封鎖措施,使得去年減碳幅度達6-8%,恰巧跟科學界建議要達成1.5°C目標的年度減碳比例相符。這也顯示我們必須在這基礎上繼續大力減碳,否則未來氣候變遷的惡果可能不輸疫情...
因為疫情,各國實行封鎖措施,使得去年減碳幅度達6-8%,恰巧跟科學界建議要達成1.5°C目標的年度減碳比例相符。這也顯示我們必須在這基礎上繼續大力減碳,否則未來氣候變遷的惡果可能不輸疫情...
珍愛藻礁公投領銜人潘忠政,今(18日)與荒野保護協會、蠻野心足生態協會等民間團體,共同將四卡車、數百箱,共70.3萬份公投第二階段連署書送入中選會。潘忠政表示,即刻開啟與政府部門溝通的大門...
減碳是全球面對氣候危機下的共同課題,環保署目前也在推動《溫室氣體減量及管理法》修法。綠色和平今(17日)與立委洪申翰、蔡壁如、陳椒華,以及中研院學者蕭代基舉行記者會,呼籲環保署應訂定清楚減碳途徑...
全球電源大廠台達電昨(16日)宣布,已加入全球再生能源倡議組識「RE100」,承諾台達全球所有據點,將於2030年達成100%使用再生能源及碳中和的總目標,是台灣加入RE100的高科技製造業當中...
實驗室科學家說,與傳統的化石飛航燃料相比,永續飛航燃料可以減少多達165%的溫室氣體排放,並減少最終進入垃圾掩埋場的廢棄物,同時還可以減少飛機引擎產生的煙塵...
未來的風力發電廠未必要在幅員廣闊的丘陵上或海岸邊,也未必有經典白色大葉片了。英國衛報報導,一家西班牙風機新創公司開發出無葉片風機,重新發明風電...
衛報報導,拜登政府將在4月22日世界地球日,美國召開的氣候大會上公布新的國家減排目標,希望帶動目前進度落後的國家加強氣候行動。對此,多個環境組織和行動人士表示,美國的目標必須是2030年將溫室氣體排放量削減到2005年的50%,如此才能實現拜登2050年淨零排放...
獨立報報導,根據一份發表於《科學》期刊的研究,氣候危機正在改變全球河流的流量。在歐洲北部等地區,氣候變遷使河流流量增加,而南歐、澳洲南部和南亞部分地區的河流流量減少。河流流量增加可能導致洪水氾濫,而河流流量減少可能促使乾旱...
儘管若干太陽能設備起火的案例不多,但僅是一些相關的新聞,或多或少都可能會影響到民眾對太陽能、甚至是再生能源的觀感。日本經產省等單位,持續蒐集案例,研擬對策加以改進...
台灣健康空氣行動聯盟(台健空盟)今(15)日公布2020年手動PM2.5監測資料,雲林縣再度蟬聯全台空品最差的縣市。台健空盟表示,統計過去8年,有7年都是雲林縣拿下空氣品質最差的縣市,呼籲政府加速麥寮電廠脫煤...
2020年苗栗不少淺山鄉鎮出現光電場開發爭議,引起保育團體關注。上週五(12日)太陽光電業者普登科技公布自家一處光電場的生態調查影像,除了兩個月內四度拍到石虎,還有白鼻心、鼬獾等野生動物都出現在光電場內。業者表示...
美國六大國營和民營電力公司宣布組成「電動公路聯盟」(Electric Highway Coalition),要讓連接美國南部、中西部、墨西哥灣和中部地區的主要高速公路無縫布滿直流快速充電站,確保電動車駕駛不再受里程焦慮困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