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點擊數: 509
大數據:全球1/3碳排放 來自這20間公司
氣候問責研究所是研究大型石油公司與氣候危機的權威機構。來自該機構的學者希德(Richard Heede)評估了自1965年以來,全球公司開採化石燃料以及這些燃料隨後造成的排放。選擇1965年為起點的原因是...
氣候問責研究所是研究大型石油公司與氣候危機的權威機構。來自該機構的學者希德(Richard Heede)評估了自1965年以來,全球公司開採化石燃料以及這些燃料隨後造成的排放。選擇1965年為起點的原因是...
根據衛報「污染者計畫」(the polluters project)調查報導發現,Google還被即將舉行的國家政策網(State Policy Network,SPN)年會列為贊助商。SPN是一個傘形組織,支持保守派團體...
鯨魚透過垂直運動(稱為「鯨魚幫浦」)以及遷移(稱為「鯨輸送帶」)將礦物質帶到海洋表面。初步的模型和評估顯示,在鯨魚頻繁出沒的地方,這種施肥活動顯著促進了浮游植物的生長。雖然養分會經由沙塵暴...
Unctad呼籲建立全球環境保護基金,透過特殊提款權籌資,提供可預期、穩定的緊急資金。特殊提款權最初是由國際貨幣基金組織所設立的一種儲備資產和記帳單位,用來彌補國家貨幣的不足...
根據2019《核能產業現況報告》(World Nuclear Industry Status Report),太陽能發電成本為每一千度電3~至44美元,而陸上風力發電的成本為一千度電29~56美元。核能成本則在112美元至189美元之間...
WWF北極計畫主任溫瑟爾(Peter Winsor)指出,報告清楚顯示,氣候變遷正使極地地區產生不可逆的變化和不確定性。海冰是極地地區的熱帶雨林。許多極地物種依賴海冰生存...
英國衛報報導,美國各地從紐約市到加州沿海地區,有一種會產生毒素、狀似「史萊姆」的藻類正在入侵水系和海岸線,毒死寵物、影響旅遊市場,甚至並進入當地飲用水中。今年到目前為止...
聯合國秘書長古雷斯特主持的氣候行動峰會23日在紐約氣候週開幕之際,全球87間大企業宣布加入「唯一的未來──1.5℃企業目標」(Business Ambition for 1.5℃ — Our Only Future)倡議,宣示要跟上科學家提出...
根據新計畫,德國將從2021年開始為運輸和建築物暖氣設備導入二氧化碳排放價格,起價為每噸10歐元,2022年翻倍至20歐元,然後每年增加5歐元,到2025年達到35歐元。起始價格低於許多氣候經濟學家所倡導...
要避免「氣候種族隔離」(climate apartheid),即富人有辦法躲避影響、窮人則無法的狀況,需要數兆美元的花費,但這項投資遠遠小於最終什麼事也不做的成本。該研究指出,最大的障礙不是金錢...
「新仙女木事件」得名是來自歐洲北部仙女木屬植物。這種植物原本生活在寒帶地區,但科學家在格陵蘭冰川的研究中發現,當時許多低緯度地區都能發現該物種的花粉,從而證明當時...
國際水電協會溝通主任亨利(Will Henley)表示,水力發電廠的穩定性不太容易被太陽能取代,建議採用整合兩種形式的發電系統:「與其用太陽能取代水力發電,更永續的方法是優先考慮水力發電現代化投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