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點擊數: 4001
2020氣候變遷績效報告:31國碳排下降 台灣退步居倒數第三
「2020年氣候變遷績效指標」今天在西班牙馬德里舉行的聯合國氣候大會(COP25)上發布,顯示全球煤炭消費量下跌,再生能源投資逆勢成長,共有31國繳出碳排下降的成績單。同時,發表這份指標的...
「2020年氣候變遷績效指標」今天在西班牙馬德里舉行的聯合國氣候大會(COP25)上發布,顯示全球煤炭消費量下跌,再生能源投資逆勢成長,共有31國繳出碳排下降的成績單。同時,發表這份指標的...
根據聯合國氣候峰會(COP25)上發表的「全球碳預算2019」報告,今年煤炭使用量減少,天然氣增加,整體而言二氧化碳排放量成長速度放有減緩的現象。今年排放量增加幅度遠少於過去兩年,但仍持續增加...
生物炭是一種通過特殊化學工藝製成的木炭,看起來不起眼,像烤肉剩下的餘炭。英國衛報報導,生物炭可以將碳固定在地下數百年、促進植物生長、提供永續熱源,甚至可以減少乳牛的甲烷排放...
《氣候之家》報導,歐洲議會和歐盟成員國已就歐盟2020年預算達成共識,將大幅增加用於氣候行動的支出。此次預算是歐盟2014至2020年七年期預算的最後一次年度支出計畫。歐盟承諾提供1687億歐元(約5兆6695億元新台幣)資金於各項計畫...
聯合國環境規劃署(UNEP)26日發表年度排放差距報告指出,2018年的二氧化碳排放量上升至超過55吉噸,過去十年間平均每年增長1.5%。聯合國警告,各國必須在未來十年內做出前所未有的努力...
大町市位於日本長野縣,這17年來人口減少5000人,當地組織NPO希望可以復興社區,為了找出地方永續經營的方向,市民舉辦區域振興工作坊來討論甚麼是地方需要的永續發展,集資成為地方法展的基金...
根據一份新研究,歐洲的泥炭地可能會從碳匯轉變為碳排放源,因為有1/4的泥炭地乾旱程度已達到2000年來最嚴重。這種「大範圍」且「嚴重」乾旱趨勢與近期自然和人為氣候變遷趨勢吻合,也可能是因為泥炭地...
美國總統川普將於5日啟動正式退出《巴黎協定》的程序。不過,根據氣候之家(Climate Home News)報導,儘管美國放棄了它協助促成的協定,其在聯合國氣候談判中的席位仍在。早在2017年6月...
麻省理工學院(MIT)開發出一種可從空氣中去除二氧化碳的新方法,有機會成為對抗氣候變遷的利器。要從其他氣體流中去除二氧化碳,大多數方法都需要相當高的濃度,如化石燃料發電廠排煙管...
BBC報導,巴西非政府組織正試著透過豆科的印加樹( Inga ),鼓勵小農利用他們的土地改善生活,降低將土地賣給大型農業公司的意願,進而減少森林砍伐。印加樹又名冰淇淋豆樹,有300多種,是豆科植物,能將氮固定在土壤中,提高土壤生產力...
倫敦大學學院的雷丁(David Redding)博士、瓊斯(Kate Jones)博士及其團隊沒有用以前的爆發資料進行研究,而是「由下而上」建立伊波拉爆發的風險模型。他們使用的資料包含許多因子,包括寄主分布...
即將執掌歐洲氣候政策的歐盟執委會副主席被提名人蒂默曼斯(Frans Timmermans)8日向歐洲議會表示,2030年至少必須減少碳排55%,如果新執委會不認為有這個必要,他會「感到非常驚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