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點擊數: 289
離岸風電區塊開發首場環評 「苗栗離岸風電計畫三」補件再審
環保署9日審查上緯新能源規劃在苗栗通霄外海興建約85平方公里的「苗栗離岸風電計畫三」(海盛)風場,這也是我國離岸風電第三階段的首場環評初審。多位環評委員對施工及營運期間的噪音問題抱持疑慮,建議開發單位重新評估...
環保署9日審查上緯新能源規劃在苗栗通霄外海興建約85平方公里的「苗栗離岸風電計畫三」(海盛)風場,這也是我國離岸風電第三階段的首場環評初審。多位環評委員對施工及營運期間的噪音問題抱持疑慮,建議開發單位重新評估...
台灣離岸風電進入第三階段區塊開發,各家能源業者接連遞出風場開發申請。根據環保署資料,目前共有九個風場通過能源局場址備查,正式進入環境影響評估審查流程,總裝置容量將近10GW,新一波的風場環評戰已悄然開打。能源局則表示,業者申請狀況相當踴躍...
303大停電影響全台549萬民眾,復電時間長達12小時,成為國內歷來最久的停電事故。經濟部8日發布檢討報告,再提出「電網韌性不足」的問題。經濟部長王美花表示,建置分散式電網、提升電網韌性是當前要務。台電公司代理董事長...
北市市政會議昨(9)宣布通過《淨零排放管理自治條例》草案,除了將「2050年淨零碳排」入法、推動碳預算制度,還要成立專款專用的氣候轉型基金協助產業轉型。草案還待議會三讀通過後,報行政院核定實施。值得注意的是,草案...
即使總統蔡英文宣示2050年淨零排放、農委會宣示農業淨零排放2040年提前達標,農地上高耗能產業的開發行為仍持續;台灣碳排總量似乎尚未達到高峰,讓人質疑「龜苓膏」何時奏效,將碳排瞬間歸零。近年爭議不斷的台南市綠能產業園區、台中東大科技產業園區等開發案...
中央研究院院長廖俊智與團隊費時七年,成功打造超越植物光合作用效率的人工固碳循環,且能將二氧化碳轉化為再利用的化學品。研究成果已於今年2月發表於著名國際期刊《自然催化》(Nature Catalysis)。廖俊智表示,此循環為目前人工...
台達電子文教基金會的「地球‧脈動中」台達厚生地球影展,首場活動4日在國立海洋科技博物館登場。現場透過8K投影劇場播放台達基金會自製的環境紀錄片《珊瑚礁魚》,觀眾宛如身歷其境,穿梭在多樣的魚群與色彩繽紛的珊瑚中,體驗珊瑚礁生態之美。此次影展將播放兩部...
面對歐盟即將開徵碳關稅的壓力,水泥業積極擺脫高碳排以維持國際競爭力。台泥規劃將以廢木材作為花蓮和平廠水泥旋窯的替代燃料,估計每年最高可減少19.4萬噸碳排放,不僅可降低空污排放,還能協助處理每年約12萬噸廢木材。花蓮縣...
聯合國政府間氣候變遷專門委員會(IPCC)本週發布氣候變遷報告,警告若升溫達1.5°C,多重氣候災害將無可避免。立委洪申翰及林楚茵今(3)日邀請氣候專家學者召開記者會,指出台灣積極追求「淨零」但少提到「調適」之外,台灣也迫切需要一個...
大彰化西南風場與西北風場的環差案昨(2日)在環保署通過環評審查,未來兩風場除了會加大裝置容量及風機間距,也會減少風機數量,並成為台灣首次引進「管架式負壓沉箱基礎」水下結構施工方式的風場。沃旭能源的「大彰化離岸風電計畫」共有東北...
聯合國氣候變遷專門委員會(IPCC)本週發布氣候變遷《衝擊、調適與脆弱度》報告(AR6 Climate Change 2022: Impacts, Adaptation and Vulnerability),警告若升溫達1.5°C,多重氣候災害將無可避免。台灣在過去110年間...
我國推動再生能源憑證制度多年,近年更於亞太經濟合作組織(APEC)提案獲得支持,經濟部今(2日)宣布,「APEC跨能源與標準主題論壇」3月份將在台舉辦。行政院能源及減碳辦公室副執行長林子倫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