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點擊數: 413
白海豚、黑面琵鷺、飛安疑慮 台中「北能」離岸風場補件再審
環保署上週正式展開第三階段離岸風電環評,首批有九個風場,昨(15)日審查台中外海「北能離岸風力發電計畫」,由於此案周圍曾記錄到黑面琵鷺、白海豚等重要物種,環委要求補充生態調查,還有國防部提出飛安疑慮,最後決議...
環保署上週正式展開第三階段離岸風電環評,首批有九個風場,昨(15)日審查台中外海「北能離岸風力發電計畫」,由於此案周圍曾記錄到黑面琵鷺、白海豚等重要物種,環委要求補充生態調查,還有國防部提出飛安疑慮,最後決議...
隨氣候變遷日益加劇,極端降雨頻傳,淹水已難以避免,除了治水工程外,更需研究如何與水共榮。經濟部水利署水利規劃試驗所與台北大學合作,辦理「承洪國土・韌性安居-與洪水共築美好家園」特展,分享在地耐淹智慧案例,邀請民眾認識不怕水淹的「承洪韌性」思維...
配合我國第三階段離岸風電區塊開發,達德能源預計在彰化外海設置達天及又德兩座離岸風場,環保署11日針對兩風場召開聯席審查,不過環委認為還需加強陸域生態調查、鳥類撞擊減輕對策,且水下噪音監測頻率過低「太過不切實際」...
離岸風電第三階段區塊開發陸續登場,沃旭能源預計在彰化外海設置旭風二、三號風場,環保署今(11日)針對兩風場召開第一次聯席初審,環委屢屢點評此案生態調查不足,彰化縣環境保護聯盟總幹事施月英也不滿指「鳥類調查非常不足」。環委要求開發單位加強海、陸域生態調查...
日本311大地震今年屆滿11週年,台灣去年公投結果雖是再確立了「非核家園」的道路,但環團認為,反核運動並未結束。台灣環境保護聯盟等多個環保團體今(11)日舉辦「2022福島核災11週年省思座談會」指出,公投後的反核之路並沒有結束,因為核廢料貯存場...
環保署9日審查上緯新能源規劃在苗栗通霄外海興建約85平方公里的「苗栗離岸風電計畫三」(海盛)風場,這也是我國離岸風電第三階段的首場環評初審。多位環評委員對施工及營運期間的噪音問題抱持疑慮,建議開發單位重新評估...
台灣離岸風電進入第三階段區塊開發,各家能源業者接連遞出風場開發申請。根據環保署資料,目前共有九個風場通過能源局場址備查,正式進入環境影響評估審查流程,總裝置容量將近10GW,新一波的風場環評戰已悄然開打。能源局則表示,業者申請狀況相當踴躍...
303大停電影響全台549萬民眾,復電時間長達12小時,成為國內歷來最久的停電事故。經濟部8日發布檢討報告,再提出「電網韌性不足」的問題。經濟部長王美花表示,建置分散式電網、提升電網韌性是當前要務。台電公司代理董事長...
北市市政會議昨(9)宣布通過《淨零排放管理自治條例》草案,除了將「2050年淨零碳排」入法、推動碳預算制度,還要成立專款專用的氣候轉型基金協助產業轉型。草案還待議會三讀通過後,報行政院核定實施。值得注意的是,草案...
即使總統蔡英文宣示2050年淨零排放、農委會宣示農業淨零排放2040年提前達標,農地上高耗能產業的開發行為仍持續;台灣碳排總量似乎尚未達到高峰,讓人質疑「龜苓膏」何時奏效,將碳排瞬間歸零。近年爭議不斷的台南市綠能產業園區、台中東大科技產業園區等開發案...
中央研究院院長廖俊智與團隊費時七年,成功打造超越植物光合作用效率的人工固碳循環,且能將二氧化碳轉化為再利用的化學品。研究成果已於今年2月發表於著名國際期刊《自然催化》(Nature Catalysis)。廖俊智表示,此循環為目前人工...
台達電子文教基金會的「地球‧脈動中」台達厚生地球影展,首場活動4日在國立海洋科技博物館登場。現場透過8K投影劇場播放台達基金會自製的環境紀錄片《珊瑚礁魚》,觀眾宛如身歷其境,穿梭在多樣的魚群與色彩繽紛的珊瑚中,體驗珊瑚礁生態之美。此次影展將播放兩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