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點擊數: 214
淨零碳排納「藍碳」 海保署展開碳匯評估調查及復育
為因應氣候變遷,具備氣候調節功能的「藍碳」重要性日益升高,海保署近年針對具有強大碳匯功能的海草床、紅樹林、鹽沼及珊瑚礁等海洋生態系,進行相關監測調查、保育及復育行動,以達成2050淨零碳排目標。在全球面臨氣候變遷的威脅下,具有強大碳匯功能的海洋逐漸...
為因應氣候變遷,具備氣候調節功能的「藍碳」重要性日益升高,海保署近年針對具有強大碳匯功能的海草床、紅樹林、鹽沼及珊瑚礁等海洋生態系,進行相關監測調查、保育及復育行動,以達成2050淨零碳排目標。在全球面臨氣候變遷的威脅下,具有強大碳匯功能的海洋逐漸...
全球淨零浪潮來襲,今(2022)年3月底,台灣也公布2050淨零排放路徑,預計至2030年投入預算近9000億元,帶動民間投資4兆元。政策加持,加上企業急於減碳、買綠電,在這個綠色金融商機大好的年代,卻不是個個銀行都敢往前衝,原因是太多「新」東西了。儲能...
台電規劃將基隆協和電廠燃油機組,改建為天然氣機組,並「填海造地」18公頃興建第四天然氣接收站,目前在二階環評中。因鄰近重要珊瑚礁生態,基隆市政府屢遭質疑未把關,今(1日)守護外木山行動小組發起基隆市第一個地方公投「基隆...
我國地熱發電關注度逐漸升高,為吸引更多業者投入地熱開發,經濟部能源局本月公告「地熱能發電示範獎勵辦法」,分別補助地方政府「招商獎勵」每案最高300萬元,以及給業者的「探勘獎勵」,最多補助50%探勘費用,上限1億元...
環保署今年推出新的機車汰舊獎勵辦法,民眾可將換購電動機車的「減碳效益」賣給有溫室氣體增量抵換需求的開發單位或地方政府。不過,由於年初尚未有購買方,直至5月底,環保署已先行收購5700輛汰舊換新機車的碳權,發出每輛1000元...
電動車近年愈趨普及,但停車場充電樁如何設置的問題,令不少大樓管委會頭痛。台電今(27)日啟用全國首座整合地下停車場的電動車充電示範場,除了力推大樓電動車專設電表,更將搭配電動車專用費率。經濟部長王美花在記者會上宣布,電動車專屬的「時間電價」下週一...
馬祖珠山電廠是國內少數燃燒重油的電廠,台電預計再增設四部發電機組,機組燃料仍為重油,且電廠東南側緊鄰國家級濕地清水濕地,去(2021)年提出環差後,溫室氣體排放及濕地保育議題受到矚目。該案今(25)日進入環評大會,會中沒有環委再提意見,迅速決議通過...
我國2050年淨零目標,2030年市區公車將全面電動化,至今達成率8%,昨(19)立委質詢關心進度,交通部路政司長林福山回應,隨著電動大客車的續航力、爬坡力等性能提升,也配合公車年限汰舊換新,明年將進入推廣期。交通部長王國材補充,2020年起已有相關補助計畫...
環保署今(19日)公布新版「溫室氣體排放量盤查作業指引」,除了大型排放源,中小企業也能適用。企業只要界定出排放源、利用線上計算工具輸入使用量,即可自行處理碳盤查工作。氣候變遷辦公室主任蔡玲儀建議,每年盤查一次,確認減碳進度,「跟健康檢查一樣」...
許多企業將ESG(環境、社會、公司治理)納入公司政策,不過CSR報告書厚厚一本,有時還需付費取得,就有不少人納悶,企業到底是不是「玩真的」。綠色公民行動聯盟今(17)日正式啟動「ESG檢測儀」網站及募資計畫,蒐集上百家企業...
《氣候變遷因應法》已通過立法院初審,不過碳費相關法條留待黨團協商,碳費機制詳細內容未來也將會留待子法討論。綠色和平今(17)發表調查報告指出,有近八成受訪企業接受碳費擴大徵收範圍,超過五成支持未來碳費應接軌國際...
立法院內政委員會昨(16日)排審由立委管碧玲、賴瑞隆等人提出的《海洋保育法》草案,其中明定具有碳匯功能的海洋生態系,應劃設為海洋庇護區;還要增設「海洋保育警察」,以解決我國並無專責海洋保育的海上執法人員。海委會則表示,海巡署的海上警察即有執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