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點擊數: 692
學者估碳關稅衝擊台灣產值達757億 籲碳定價每噸300元起徵
歐盟將於2026年開徵碳關稅,美日韓等國也有意跟進。綠色和平與中研院學者今(27日)發表最新研究估計,台灣若無相應碳定價制度,2026年可能要支付360億元的碳關稅,衝擊的產值高達757億元。目前歐盟的碳價約...
歐盟將於2026年開徵碳關稅,美日韓等國也有意跟進。綠色和平與中研院學者今(27日)發表最新研究估計,台灣若無相應碳定價制度,2026年可能要支付360億元的碳關稅,衝擊的產值高達757億元。目前歐盟的碳價約...
全球暖化加劇,聯合國估計,未來20年將難逃全球升溫1.5°C的狀況,極端氣候及氣候危機迫在眉睫。為挽救自己的未來,台灣青年氣候聯盟(TWYCC)今(30日)宣布,今年的青年抗暖大遊行將在9月25日登場,遊行...
台電離岸風電第一期風場27日完成全部風機初始併聯,台電表示接下來會進行試運轉及調校,完成測試後接受調度,就能加入供電行列,該風場年均發電量約3.6億度,可供給近9萬家戶一年用電,是我國第二個完工的離岸風場...
行政院長蘇貞昌昨(30日)要求環保署將「2
13年前,英國議會在近乎無異議的票數下通過了氣候法案。此法成立了一個獨立的氣候變遷委員會,就排放目標的設定與實現向後續各任政府提供意見。時任總理布朗責成該委員會分析英國2050年排放量減少60%的目標是否「應該更加強化」。委員會的回覆是肯定的...
RE100是由國際氣候組織(The Climate Group)與碳揭露計畫(CDP)在2014年共同發起的全球再生能源倡議,邀請全球企業公開承諾100%使用再生能源的目標,目前全球已有超過300家企業成員,當中總部在台灣的企業...
衛報報導,英國正加速轉向「再生農業」,這將有助於緩解氣候危機。英國指標性農業活動「Groundswell」創辦人切里(John Cherry)表示,「愈來愈多農民在實踐『再生農業』,且對成果感到滿意⋯⋯傳統農法產量或許較高...
經濟部先前公布離岸風電區塊開發場址申請作業要點,劃設出部分禁建紅區,但卻幾乎沒有劃入西部沿岸漁業相關敏感區域。漁民及民間團體今(19日)召開線上記者會,怒批經濟部只顧發展離岸風電,不顧漁業資源與海洋生態...
2025年後的離岸風電開發競標開跑,經濟部昨(19日)正式公布《離岸風力發電區塊開發容量分配作業要點》,拍板2026~2035年共計要開發15GW。第一期3GW的選商將在明(2022)年登場,競標上限為每度電2.49元...
根據一份刊登於《自然》期刊的研究發現,如果當年沒有簽訂蒙特婁公約,禁止使用氟氯碳化物(CFC),到本世紀末全球將會再多升溫2.5°C。根據氣候科學家的數學模型,1987年蒙特婁公約讓人類今日還有機會將全...
氣候法律專家告訴媒體氣候之家,聯合國政府間氣候變遷專門委員會(IPCC)上週發表的調查報告,將成為氣候災難受災戶、脆弱國家等原告對政府和企業提起氣候訴訟時的重要證據。IPCC研究發現,人類活動「無疑」正在導致氣候變遷...
日本前首相菅直人於311大地震時擔任首相,卸任後不斷推動全面廢核。菅直人受邀於「2021新能源論壇」發表線上演說時強調,日本將可以不仰賴核電,在2050年達到碳中和、100%使用再生能源,尤其是他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