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點擊數: 392
開箱新AI技術 臨界點預警工具助對抗「失控的氣候變遷」
氣候臨界點是地球上生命的重大威脅,因為一旦達到臨界點,就會引發氣候變遷過程的連鎖反應,加劇全球暖化,並迅速惡化現有的各種氣候災難。研究人員開發出一種新的人工智慧(AI)系統,可以評估世界...
氣候臨界點是地球上生命的重大威脅,因為一旦達到臨界點,就會引發氣候變遷過程的連鎖反應,加劇全球暖化,並迅速惡化現有的各種氣候災難。研究人員開發出一種新的人工智慧(AI)系統,可以評估世界...
環保署目前正在進行《溫室氣體減量管理法》(溫管法)修法作業,環保署長張子敬今(4日)表示,草案中確定會明訂「2050淨零碳排」,並新增調適專章、碳定價等機制,預計這個月...
台灣科技品牌華碩(ASUS)昨(4日)宣布加入全球RE100倡議,承諾於2030年在台營運100%使用再生能源、2035年全球營運據點也跟進。此外,華碩也重申2030年碳排較2013年減少五成的目標。...
一項發表在《自然》期刊上的研究發現,如果要結束氣候危機,當今國家和企業擁有的絕大多數化石燃料儲備必須留在地下。根據這份研究,若想要有50%的機會將全球暖化控制在1.5°C以下,90%的煤和60%...
9月25日的「青年抗暖大遊行」活動在即,台灣青年氣候聯盟今(22日)會同其他環保團體赴總統府遞交陳情書,要求府院層級積極回應青年訴求。台灣青年氣候聯盟代表侯俊吉表示,青年對氣候危機下的...
歐盟執委會主席馮德萊恩表示,到2027年,歐盟將額外投入40億歐元(50億美元)支持低收入和氣候脆弱國家。執委會希望美國在今年11月的第26次締約方會議(COP26)氣候談判前跟進,並加強其...
美國總統拜登21日在聯合國大會上宣布,2024年美國將把氣候融資貢獻增加一倍,達到每年114億美元。拜登在紐約聯合國大會上演講時表示,他的執政團隊將與國會合作,將其4月份的57億美元承諾翻倍...
台灣青年面對氣候變遷議題不缺席。響應國際「氣候罷課」運動的青年抗暖大遊行,昨(25)日於台北西門紅樓登場,遊行主題定調為「畢業典禮」,象徵高碳排產業即將「畢業」進入下一個階段,轉型為更...
英國衛報報導,科學家分析全球數千項珊瑚礁調查發現,自1950年代以來,全世界珊瑚礁的覆蓋面積已減半,原因是全球暖化、過度捕撈、污染和棲息地破壞。從澳洲1430英里(約2300公里)的大堡礁到...
塑膠污染持續對社會構成威脅。喝完咖啡後,塑膠咖啡杯何去何從?造成多少成本?如何影響環境——陸地、海洋和生物多樣性?世界自然基金會委託達爾伯格顧問公司進行的一份新報告顯示,光是2019年一年生產的塑膠...
內政部昨(10日)針對台東知本濕地光電案展開區域計畫委員會第一次專案小組審議,會前有多位民眾到營建署大門口前陳情,抗議此案將對當地生態、部落文化造成巨大衝擊。區委會最終因時間因素未能審完,將擇日再審...
英國獨立報報導,世界最大的蜥蜴因海平面上升,自然棲地正在縮小,面臨滅絕威脅。科摩多巨蜥的受脅程度已由世界自然保育聯盟(International Union for Conservation of Nature, IUCN)從易危級(Vulnerable, VU)提升至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