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前首相菅直人於311大地震時擔任首相,卸任後不斷推動全面廢核。菅直人受邀於「2021新能源論壇」發表線上演說時強調,日本將可以不仰賴核電,在2050年達到碳中和、100%使用再生能源,尤其是他個人...
日本前首相菅直人於311大地震時擔任首相,卸任後不斷推動全面廢核。菅直人受邀於「2021新能源論壇」發表線上演說時強調,日本將可以不仰賴核電,在2050年達到碳中和、100%使用再生能源,尤其是他個人...
英國獨立報報導,英格蘭北部一項泥炭沼澤重大保育計畫,將曼徹斯特附近的霍爾科姆沼澤(Holcombe Moor)變成「巨大的海綿」,將有助棲息地恢復、儲存更多的碳並幫助因應氣候危機。許多地方和國家保育組織合作,花了六個月的時間...
全球暖化加速,國內學者分析,台灣最快在2060年失去冬天。也有專家警告,升溫和都市熱島效應疊加,將有如自成體系的「鍋爐」,以往市區跟郊區的溫差大約是2°C左右,但2020年的溫差已增加到3.5°C。生活在都市的人們將更有感...
美國海洋大氣總署(National Oceanic and Atmospheric Administratio, NOAA)國家環境資訊中心13日發表最新全球資料,自142年前開始記錄地球溫度以來,2021年7月是最熱的一個月。拜登政府的海洋、大氣和氣候科學與政策專家...
全國工業總會昨(12日)公布「2021年全國工業總會白皮書」,內文多次強調政府應重視極端氣候風險,加速完善合理的碳定價與碳交易制度,並敦促政府在疫情後的振興復甦計畫需納入淨零轉型...
台塑六輕的麥寮電廠有3座燃煤機組將於2025年前除役,改建為燃氣機組。台灣健康空氣行動聯盟等環保團體與立委今(12日)舉行記者會批評,台塑集團的碳排占了全國1/4,六輕內還有16座汽電共生鍋爐仍持續...
永續能源研究基金會12日公布了今(2021)年度的「台灣電力使用與能源轉型民意調查」結果,統計指出,多數台灣民眾對於再生能源發展抱有期待,但卻對整體能源政策、減碳政策的掌握度不足。基金會認為...
聯合國昨天(9日)發布重磅科學報告,未來20年全球升溫將超過1.5°C,且在最糟的情境下,2027年就可能提前達到升溫1.5°C,人類挽救只剩一線生機。中研院環境變遷中心特聘研究員許晃雄表示...
衛報報導,氣候科學家偵測到墨西哥灣流衰弱的警訊,而這正是地球的重要氣候臨界點之一。墨西哥灣流的一部分——大西洋經向翻轉環流(AMOC),在上個世紀幾乎完全失去穩定性,處於至少1600年來最弱的狀態,但新的研究發現,它可能已經...
聯合國政府間氣候變遷專門委員會(IPCC)發表2021年科學報告,說明人為氣候變遷之下,水災、野火等正在和預計將發生的變化。這是IPCC繼2013年首次發表評估報告「AR5」後,第一次的科學回顧。最新評估報告AR6分成三個部分...
根據國際非政府組織樂施會(Oxfam)的報告,若全球政府和企業只想靠種樹造林來達到2050年淨零排放,需要至少16億公頃的土地,大約是五個印度國土面積,才辦得到。若真的這麼做,發展中國家的糧食價格可能會飆漲...
環保團體熱帶雨林行動網(Rainforest Action Network, RAN)近日發表一項報告,金鷹集團旗下棕櫚油企業,持續向涉嫌破壞蘇門答臘紅毛猩猩棲地的栽植園採購原物料,該企業的客戶包含雀巢、百事可樂和聯合利華等國際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