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點擊數: 3453
[Newsletter] 在聯合國氣候會議中用餐需要付出多少氣候代價?
為了阻止全球暖化危機,自1995年開始,簽署聯合國氣候變化綱要公約(United Nations Framework Convention on Climate Change,以下簡稱UNFCCC)UNFCCC的締約國...
為了阻止全球暖化危機,自1995年開始,簽署聯合國氣候變化綱要公約(United Nations Framework Convention on Climate Change,以下簡稱UNFCCC)UNFCCC的締約國...
欲達成世界深度去碳的零碳排目標,需要透過全球緊密合作,一同更深入的討論各國在本世紀中葉時如何達成。而「深度去碳路徑計畫」(Deep Decarbonization Pathways Project, DDPP)的開啟...
法國自2015年通過巴黎協定後,積極地針對國內相關減碳立法與政策制定。甚至在馬克宏總統上任後,提出一份更具野心的「氣候計畫」,強化碳稅與碳預算等概念,同時也廣泛地將...
要減碳多少,怎麼減碳,我們必須一方面從社會整體福祉的角度,來認識減碳的社會成本,另一方面基於避免所得分配惡化和促進減碳動機的考慮,了解減碳的私人成本,並彌補當代低收入者為減碳所做的犧牲...
德國於2016年11月頒訂2050氣候行動計畫,提出其長期減碳目標與策略。政策產出的過程採用創新公民參與模式,為國際長期減量策略首見。雖後因其於利益團體折衝下,淡化公民意見的影響力,但此創新溝通模式...
在深度去碳路徑計畫(DDPP)架構下,德國藉由三個不同情境的模擬比較,提出自身的深度去碳路徑報告,更明確的規劃2050的能源轉型低碳路徑。也藉由德國深度減碳的經驗,了解臺灣未來進行深度減碳的可行性。
DDPP是由SDSN與IDDRI共同成立,它不僅是一項全球性的能源研究架構,也可以視為全球性的能源轉型倡議,以本世紀末全球增溫不超過攝氏2°C為主要目標,希望藉由深入研究,產出各國溫室...
對抗暖化、減少化石能源的消費需要人類改變既有的生活模式。在臺灣和許多國家,化石燃料的使用(經由電價、油價、道路通行費、停車費的管制和公共停車場所的提供)還廣受補貼。一旦取消補貼,人們的生活費會增加...
2017年六月初Figueres等人發表在Nature評論中提出警告,人類在2020年前,需限制全球暖化低於攝氏2度,才可真正實現減少二氧化碳排放。倘若全球增溫超過這門檻,將面臨從致命熱浪到海平面上升導致大規模遷徙在內,越來越多毀滅性衝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