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題報導

    可可漲不停 氣候變遷讓巧克力產品更多「夾心」?


    全球氣候變遷加劇,西非可可產區的高溫日數增加,衝擊象牙海岸、迦納、喀麥隆與奈及利亞的可可產量,也推高全球巧克力價格。為應對成本壓力,「縮水式通膨」成為行業趨勢...

    生物年齡研究 你的居住地可能讓老化時鐘快轉

    兩名60多歲的美國男性,一位住在炎熱的亞利桑那州,一位住在涼爽的華盛頓州。他們年齡相同,身形相當,社會經濟背景及生活習慣相似,不菸不酒,經常運動。然而,亞利桑那男子的「生物年齡」卻比華盛頓州男子老了一年又兩個月...

    投入3.6兆元提升「歐盟製」競爭力 歐盟推動潔淨產業新政

    5年前,歐盟以「綠色新政」(Green Deal)為核心,大舉推動能源轉型。5年後,歐盟面臨美國關稅與國際地緣政治的威脅,能源價格高漲、競爭力下降...

    精選新聞

    《電業法》修法通過初審 朝野共識台電不分割、放寬綠電交易限制

    《電業法》修法新進展,台電免於分割命運。立法院經濟委員會昨(24)日審查《電業法》修正案,全數條文依照政院版草案通過,維持台電公司經營型態不分割,並放寬綠電交易限制...

    經濟部:菲國輸綠電每度1.25元 另有澎湖種電醞釀中

    經濟部日前提出菲律賓種綠電評估報告,經濟部長郭智輝昨(20)日於立法院表示,隨著技術更新,船運輸電回台的成本可降至每度電1.25元,但具體方案與工程規畫還要實地考察才能確認...

    台灣首宗氣候訴訟言詞辯論 脆弱群體認定成攻防焦點

    台灣首宗氣候行政訴訟案今(20)日於台北士林高等行政法院進行言詞辯論庭。本案是關於經濟部是否有效規範用電大戶的綠電責任。原告委任律師簡凱倫強調,若《氣候法》旨在保障易受氣候變遷衝擊的脆弱族群...

    電子報

    [Newsletter] 2050倒數淨零 Countdown to Zero

    為了達到《巴黎協定》中將全球升溫控制在1.5°C以內,各國透過致力於實現淨零排放目標,作為對氣候科學最好的回應;由於科學數據明顯證實全球暖化與人類活動製造的碳排放成正比,因此透過各部門別減少或停止碳排...

    [Newsletter] 氣候治理下的公民參與機制

    隨著氣候緊急的時代來臨,各國政府無不積極推出長遠的減碳規劃與設立新的減碳目標,更透過增修法律或另訂氣候變遷法,使政策有效落實;然而,無論是在執行政策或訂定法律之前,若缺乏公民溝通或是社會高度共識與支持,往往會造成反效果...

    [Newsletter]「邁向深度低碳社會:溫室氣體減量與能源轉型政策研討會」會議紀實(下)

    2020年10月20日中研院舉辦「邁向深度低碳社會:溫室氣體減量與能源轉型政策」第二場次由周桂田教授主持,以「溫室氣體減量及管理法修法及能源轉型...

    相關連結

    COPYRIGHT © 2021 中央研究院環境變遷研究中心
    計畫名稱:永續科學研究計畫「臺灣2050零碳社會的轉型治理分析與實踐」
    本網站由風險社會與政策研究中心環境資訊中心共同更新維護
    臺灣大學風險社會與政策研究中心
    地址:臺北市羅斯福路四段一號 臺灣大學社會科學院(頤賢館)514室 電話:02-33668422

    文章瀏覽點擊數
    19695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