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題報導

    AI算力正夯,科技巨頭如何突破資料中心耗電的困境?

    根據研究,使用ChatGPT查詢資料的耗能程度,比Google標準搜尋高出10倍。隨著AI技術快速發展、各大公司投入這股熱潮,能耗需求也不斷增加。雖然AI和大數據可協助企業即時將回饋修正最佳化,進而改善生產效能與能源效率來減碳,

    不再煙霧瀰漫! 沒了大型煙火秀的節慶活動是怎麼辦到的?

    長期以來,煙火一直是眾多大型慶祝活動的壓軸首選,然而它對環境的污染不容小覷。在環保意識抬頭下,無人機表演、雷射燈光秀、光雕投影秀等,已然成為日益風行的替代方案。

    【律師來開講】為下一代提告:韓國判氣候法違憲 對台灣有什麼影響?

    編按:南韓憲法法院最近做出了一項歷史性判決,宣判國家不能把中長期減量目標留到「以後再說」,讓未來世代背負龐大負擔。這項判決創下亞洲先例,也將為台灣國內情勢帶來影響效應。

    精選新聞

    「碳費一噸300、500元都不夠?」 中研院學者分析:難達減碳目標

    民間學者今(3)日指出,我國碳費採下游課徵方式,不對上游的電力業者課徵碳費,只對下游業者的直接與間接排放量課徵碳費。即便將2.5萬噸的免費額度計算在內,

    工業電價漲12.5%可分半價、凍漲優惠 民間質疑:仍在補貼化石燃料

    搶在9月的最後一天,經濟部電價審議會今(30)日決議,民生電價不調整,平均調漲產業用電12.5%,其中可依用電量減少,或是產值、銷售額衰退狀況,予以凍漲或是減半調漲等優惠,10月16日上路實施。

    什麼都碳中和...好像哪裡怪怪的? 環境部發布指引防漂綠

    全球淨零浪潮來襲,消費者可以在市面上看到各種宣稱「碳中和」的組織或產品服務,從3C產品、食品到體育賽事等層出不窮,其中是否有「漂綠」嫌疑?企業組織在宣稱的背後是否有所誤會?消費者該如何判斷?

    電子報

    [Newsletter] 2050倒數淨零 Countdown to Zero

    為了達到《巴黎協定》中將全球升溫控制在1.5°C以內,各國透過致力於實現淨零排放目標,作為對氣候科學最好的回應;由於科學數據明顯證實全球暖化與人類活動製造的碳排放成正比,因此透過各部門別減少或停止碳排...

    [Newsletter] 氣候治理下的公民參與機制

    隨著氣候緊急的時代來臨,各國政府無不積極推出長遠的減碳規劃與設立新的減碳目標,更透過增修法律或另訂氣候變遷法,使政策有效落實;然而,無論是在執行政策或訂定法律之前,若缺乏公民溝通或是社會高度共識與支持,往往會造成反效果...

    [Newsletter]「邁向深度低碳社會:溫室氣體減量與能源轉型政策研討會」會議紀實(下)

    2020年10月20日中研院舉辦「邁向深度低碳社會:溫室氣體減量與能源轉型政策」第二場次由周桂田教授主持,以「溫室氣體減量及管理法修法及能源轉型...

    相關連結

    COPYRIGHT © 2021 中央研究院環境變遷研究中心
    計畫名稱:永續科學研究計畫「臺灣2050零碳社會的轉型治理分析與實踐」
    本網站由風險社會與政策研究中心環境資訊中心共同更新維護
    臺灣大學風險社會與政策研究中心
    地址:臺北市羅斯福路四段一號 臺灣大學社會科學院(頤賢館)514室 電話:02-33668422

    文章瀏覽點擊數
    17497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