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減碳

    • 海洋暖化警訊 北台灣海域首次記錄到大規模珊瑚白化

      台灣北海岸位於核二廠入水口野柳國聖埔海域的珊瑚群聚(GPS:250 12.249’N; 1210, 40.794’ E)發生明顯的珊瑚大白化。從路邊就可清楚看見位於水深1-5米的珊瑚呈現不同程度的珊瑚白化現象。這是北台

    • 為什麼我們居住的縣市需要公民/社區電廠?

      永續發展指標(SDGs)中提到:人人負擔得起的永續能源。可見在人類的發展,能源議題已經不只是燃料而以,還包括是否能讓每個人都能參與。而且,讓全民共享綠能的好處,也是...

    • 用最少的能源重新定義舒適 Transsolar用氣候改寫建築

      很難簡單解釋Transsolar是一家什麼樣的公司。許多知名建築或是都市計畫都有他們的蹤跡,例如泰國曼谷機場、漢堡的易北愛樂廳,但他們的名字卻鮮少出現在介...

    • 用樹的高度來建築  弗班社區找回古城區的感覺

      2000年初,位在德國西南小城弗萊堡(Freiburg)的弗班社區(Vauban)剛完工立即以永續生態之名吸引各國城市規劃者與建築師絡繹前來。無論在建築、交通、社區參與,這裡都依著高規格...

    • 用藝術串聯 台灣與全球95國一起「氣候起義」!

      「別再延遲了,展開氣候行動吧!」為響應加州的氣候行動高峰會,國際氣候變遷非營利組織 350.org8日在五大洲、95國家發起852「氣候起義」Rise For Climate)行動,台灣也以藝術行動

    • 碳交易收益回饋弱勢 加州的能源正義之路

      葡萄園之家的特色包括高能效、熱泵熱水器、低輻射玻璃窗,以及一座兼具未來設計又能供電給住宅使用的太陽能車棚。這個大規模住宅改善計畫,要歸功於加州激進的減碳新法...

    • 示威≠反氣候政策 從「黃背心運動」看能源稅與社會公平

      過去一週的COP24活動,最常聽見的兩句開場白,一是IPCC的《全球升溫1.5°C特別報告》,讓講者用來呼籲各國強化減碳力道,另一個,就是法國愈演愈烈的「黃背心運動」(gilets jaunes),只是,這

    • 米其林啟動循環經濟 2048年輪胎永續用料達80%、百分百回收

      世界永續發展工商理事會估計,2018年全世界將產生10億個報廢輪胎,約2500萬噸。今日全球輪胎再製率為70%,回收率為50%,多的20%轉化為能量。相較之下,塑膠包裝或容器每年

    • 綠建築高貴不貴 德國第二代標準DGNB辦到了

      綠建築能不能做到「高貴不貴」?德國「被動式節能建築」逐漸為人所知,事實上,德國還有一個新的永續建築體系DGNB(German Sustainable Bu...

    • 縣市政府×公民=無限可能

      前篇我們介紹了公民/社區電廠的意涵,就是讓所有人一起實際參與能源轉型,也一起享受綠能的種種好處,而這裡講的所有人,也包括縣市政府,下篇將介紹縣市政府和市民一起...

    • 聯合國:減碳的理想與現實差距越來越大

      報告認為,日益嚴重的水資源短缺和乾旱、越來越劇烈的風暴、致命的野火,以及熱帶疾病增加與氣候變遷有關。「隨著碳排持續創歷史新高,到本世紀末某些產業的年度虧損預計

    • 能源轉型專題報導:尋找,台版公民電廠

      公民加入發電,成為國家走向能源轉型的重要支柱,這樣的運動已在歐洲行之有年,例如在德國,46%綠能計畫是社區自有,由居民或農民營運,或經由合作社投入。看到德國經驗的公

    • 舊大樓整修成「被動房」 節能40% 德國十年前做到了

      系列報導緣起:從明(2019)年起,歐盟近零能耗建築標準即將上路,所有新建公共建築達都要達到近零耗能,二年後擴大至所有新建建築。建築節能是什麼?冷氣如何裝...

    • 講究衣著≠鼓勵消費 楊士翔、蔡宜穎發起「時尚革命」

      採訪當天天氣清朗,轉進漫著古香的迪化街,還摸不著到繭裹子辦公室的路,鑽進繭裹輕衫大稻埕店問路,卻離題地在店裡逛了起來。「出店門左轉會看到一個車庫,車庫旁邊的門推...

    • 讓綠能走進社區 公民電廠運動探問能源轉型「台灣價值」

      承續著能源轉型運動,我國社區型公民電廠自2015年左右蓬勃展開,創造不少「全台第一」案例。歷時三年,當初面臨的困境如今是否有了轉機,在第二期能源國家型科技計畫(NEP2)的邀請...

    • 造假醜聞、禁令、民眾信心跌 德國柴油車榮景恐回不去了

      與台灣不同,德國近1/3的小客車都採柴油引擎。過去,柴油車打著省油與二氧化碳排放較少的名號成為「環保」的選項。2015 年因福斯集團柴油車廢氣排放造假醜聞大受打擊,之後又

    • 邁向建築碳揭露第一步 綠建築大師林憲德力推碳足跡

      建築佔全球能源消耗的30%。在對抗氣候變遷的路上,零耗能、零碳建築紛紛興起。綠建築的評估指標有足夠的力量引領建築節能嗎?在台灣綠建築法規與實務發展上佔有重要地位...

    • 配備百萬瓦級儲能 尖峰用電自給自足 智能綠塔住商大樓2019完工

      德國南部城市弗萊堡(Freiburg)新都市計畫的一處工地上,預計2019年底完成、16層樓的住商大樓智能綠塔(Smart Green Tower)正在加...

    • 醜聞、禁令、產業競爭  德國交通不得不向低碳轉型

      BMW、賓士、奧迪、保時捷、福斯,這些車廠世界知名,是德國人的驕傲,但說到交通轉型跟減碳,就是另一個故事了。交通部門已經連續兩年排碳量不減反增,2016年甚至比2015年高出

    • 電腦幫你省 科技挑戰老舊建築智慧節電

      省電不一定要刻苦。忘了隨手關燈,電腦幫你關;辦公大樓下班時間進入節能模式,設備快壞掉前提前預警,抓出哪邊消耗過多的能源。省電兼顧舒適,這是建築能源管理系統的強...

    相關連結

    COPYRIGHT © 2021 中央研究院環境變遷研究中心
    計畫名稱:永續科學研究計畫「臺灣2050零碳社會的轉型治理分析與實踐」
    本網站由風險社會與政策研究中心環境資訊中心共同更新維護
    臺灣大學風險社會與政策研究中心
    地址:臺北市羅斯福路四段一號 臺灣大學社會科學院(頤賢館)514室 電話:02-33668422

    文章瀏覽點擊數
    15162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