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DPP是由SDSN與IDDRI共同成立,它不僅是一項全球性的能源研究架構,也可以視為全球性的能源轉型倡議,以本世紀末全球增溫不超過攝氏2°C為主要目標,希望藉由深入研究,產出各國溫室...
世界銀行年會前夕,環境智庫E3G資深政策顧問萊特(Helena Wright)在「Climate Home」媒體網站撰文指出,世界銀行空有勃勃野心,卻根本沒有追踪其投資組合的溫室氣體排放,更不用談怎麼減少。
紐西蘭新總理、工黨黨魁阿爾登(Jacinda Ardern)承諾,將在本世紀中葉達成零碳足跡。19日剛和右翼紐西蘭第一黨組成聯合政府的阿爾登,20日隨即表示,因應氣候變遷將是他的首要任務。
由於美國退出《巴黎協定》並企圖「離間」其他減碳承諾較少的國家,今年於德國漢堡舉行的G20會議上,氣候行動共識一度岌岌可危。幸好,20國中仍有19國的領袖重申,氣候變遷行動沒有回頭路...
根據一份新研究,歐洲的泥炭地可能會從碳匯轉變為碳排放源,因為有1/4的泥炭地乾旱程度已達到2000年來最嚴重。這種「大範圍」且「嚴重」乾旱趨勢與近期自然和人為氣候變遷趨勢吻合,也可能是因為泥炭地...
歷經2015年催生《巴黎協定》的高潮和喜悅,全球氣候行動在過去三年步入低檔,除了幾個國家選出質疑氣候變遷真實性的領導人,重挫環保陣營的士氣,權威機構觀測到的能源消耗
今年的世界地球日與世界環境日,都以「塑膠污染(Plastic Pollution)」為主題。在各國政府與非政府組織的努力下,越來越多人知道塑膠製品需要經過...
英國衛報報導,一項由許多重量級學者共同合作的研究發現,人為暖化的「指紋」(fingerprint)已可從大氣層觀察到,甚至改變了季節的氣候特性,像是從冬天到夏季再到冬季的溫度變化
來自地球兩端、素不相識的兩位原住民女孩Aka Niviâna和Kathy Jetnil-Kijiner,為了搶救海平面上升及冰川融化而將消失的家園,在去年夏天聯手創作詩作「Rise」,講述古老的傳說、氣候的變遷,以及人
最近電視新聞聳動的標題寫著,人類距離「暖化大限」只剩12年。先別提看了之後的壓力,光是高溫悶熱雨還下不停,心情就好不起來。英國獨立報報導,麻省理工學院(Massachusetts Institute of Technology,縮寫MIT)
今年夏天,北半球的大部分地區都出現了熱浪,英國各地還有數百人因熱壓力而死亡。這個趨勢將持續下去。去年全球受熱浪影響的人數比2000年時多了1.57億。世界各地的醫院必
氣候變遷正在發生比人們想像的要快得多。為了抵禦潛在的氣候災難,前聯合國秘書長潘基文、比爾蓋茨和世界銀行執行長喬治艾娃(Kristalina Georgieva)組成「全球調適委員會」(Global Commission on Adapt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