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譯/姜唯;審校/林大利
最近電視新聞聳動的標題寫著,人類距離「暖化大限」只剩12年。先別提看了之後的壓力,光是高溫悶熱雨還下不停,心情就好不起來。英國獨立報報導,麻省理工學院(Massachusetts Institute of Technology,縮寫MIT)的最新研究顯示,氣溫逐年升高、降雨增加和極端天氣等氣候變遷現象已經影響到人們的心理健康。
這份報告與「聯合國政府間氣候變遷專門委員會」(IPCC)《全球暖化1.5°C》特別報告同一天發表。IPCC報告指出,要控制全球升溫在1.5°C以內,全球僅剩12年時間,而要避免全球暖化災難,報告建議採取緊急且空前的政策變革。
大量數據為基礎 炎熱天氣影響心理健康
2002年至2012年間,近200萬的美國居民向美國疾病管制和預防中心報告其近30天的心理狀況。科學家分析了這些資料,並和氣候資料做比較。
平均而言,溫度高於30°C或降雨超過25天的月份,較多人反映壓力、抑鬱和情緒相關問題。
已經有越來越多的證據顯示,與氣候變遷有關的炎熱天氣會影響心理健康並增加自殺率。這份刊登於《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的新研究規模龐大,更顯相關科學證據的份量。
女性和低收入者影響最深
令人訝異的是,研究作者、麻省理工學院科學家奧布拉多維奇(Nick Obradovich)的團隊還發現,美國民眾因為天氣而提報心理健康問題的案件中,女性是男性的1.6倍,低收入女性是高收入男性的2倍。
該研究還指出,與卡崔娜颶風相關的心理健康問題報告增加了4%。卡崔娜颶風於2005年8月襲擊美國墨西哥灣沿岸,數百萬人受到影響。
奧布拉多維奇深入探討這些發現後表示:「我們有一個理論是,(這個相關性)可能是高溫影響睡眠造成的。當然,還有很多其他可能的機制。」
他認為其他可能的因素包括,炎熱的天氣影響個人工作表現和認知功能,或者大腦調節情緒的能力。
「暖化大限」讓人有壓力? 學者提醒重視心理健康
奧布拉多維奇補充說明,這份研究沒有考慮到氣候變遷問題的存在對人們集體心理健康的影響,也沒有考慮到更難以量化的氣候變遷現象,如海平面上升。
他呼籲所有國家改善心理保健服務,如此當人們面臨氣候變遷產生的壓力,才會有更好心理保健醫療水平和可取用性。
不過該研究也顯示,溫度升高與心理健康惡化之間的相關性「可能不會一直持續」,因為人類可以透過科技的進步或生理的調適加以適應。
參考資料
- 英國獨立報(2018年10月14日),Climate change already causing increases in stress, depression and negative mental health, study shows